Friday, August 24, 2018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5-14)
[1. 簡介] [2. 旅遊建議/食宿交通] [3. Sightseeing] [4. Winter Activities] [5. Wildlife Watching] [6. Day Hiking] [7. Other Activities] [8. Who's Who in the Park] [9. More about the Park] [10. 感想]
5. Wildlife Watching
[5-1. Grizzly Bear at Dunraven Pass] [5-2. Black Bear Watching] [5-3. Wolf/Grizzly Bear/Coyote in Hayden Valley] [5-4. Wolf/Grizzly Bear in Lamar Valley] [5-5. Elk in Rut at Mammoth Hot Springs] [5-6. Coyote at Lower Geyser Basin] [5-7. Bighorn Sheep at Gardner River Canyon] [5-8. Lamar Canyon Pack] [5-9. Pronghorn in Rut] [5-10. Red Fox] [5-11. Trumpeter Swan] [5-12. American Dipper] [5-13. White Wolf] [5-14. Violet-Green Swallow] [5-15. Mountain Goat] [5-16. Moose] [5-17. Great Gray Owl] [5-18. Wapiti Lake Pack] [5-19. Osprey above Lamar River] [5-20. Young Grizzly Bear at Obsidian Creek] [5-21. Bull Elk at Grand Canyon] [5-22. Bighorn Sheep at Yellowstone River Picnic Area] [5-23. Pika at Sheepeater Cliff] [5-24. Grizzly Bear vs Bison at Hayden Valley] [5-25. Trumpeter Swan at Mary Bay]
5-14. Violet-Green Swallow
Figure 5-14.1: 在黃石大峽谷Artist Point看到的violet-green swallow,褐色的頭表示這是隻母的。這鳥一般是吃小蟲子,咬這枯枝也許是為了築巢。
Figure 5-14.2: 綠色的頭表示這隻是公的。
Figure 5-14.3: 這燕子可說是鳥如其名,紫綠組合的色調相當特別。
Figure 5-14.4: 另一個角度的violet-green swallow。
Figure 5-14.5: 峽谷裡枯枝上的一隻violet-green swallow。
雖然Yellowstone也有不少鳥種可以欣賞,但因為有其他更方便與更大隻的野生動物可以看,會把時間花在賞鳥的人並不多。但如果自己送上門來,隨手又剛好有適當相機的話當然就不客氣了。
因為2018年的六月底在Canyon Village住了幾晚,包括營區與Canyon Lodge,所以在清晨去了幾次黃石大峽谷。其中一次忽然旁邊一堆鳥在飛來飛去,而且不少時候就停在離遊客不遠的岩壁上,剛好我又有看風景也會帶長鏡頭的好習慣,所以不費吹灰之力照下這原本不在我鏡頭射程內的枝頭小鳥。
這鳥叫violet-green swallow,羽色是紫配綠,可說是鳥如其名,夏天主要在北美的西部,冬天會回到墨西哥與中美洲。我第一次有印象看到這鳥是在Bryce Canyon,當時覺得這鳥飛得真快而且很agile,加上有點距離,所以當時沒機會照下他們。
這次在Artist Point看到他們的身影以及顏色,當下就覺得是幾年前看過但無緣拍下的violet-green swallow。他們的飛行速度依然很快且可以忽然以小迴轉半徑轉彎。好消息是他們飛一陣子後會在附近的岩壁停下來,我於是趁機照下他們的特寫,算是個意外收獲。
Previous Next
[5-1. Grizzly Bear at Dunraven Pass] [5-2. Black Bear Watching] [5-3. Wolf/Grizzly Bear/Coyote in Hayden Valley] [5-4. Wolf/Grizzly Bear in Lamar Valley] [5-5. Elk in Rut at Mammoth Hot Springs] [5-6. Coyote at Lower Geyser Basin] [5-7. Bighorn Sheep at Gardner River Canyon] [5-8. Lamar Canyon Pack] [5-9. Pronghorn in Rut] [5-10. Red Fox] [5-11. Trumpeter Swan] [5-12. American Dipper] [5-13. White Wolf] [5-14. Violet-Green Swallow] [5-15. Mountain Goat] [5-16. Moose] [5-17. Great Gray Owl] [5-18. Wapiti Lake Pack] [5-19. Osprey above Lamar River] [5-20. Young Grizzly Bear at Obsidian Creek] [5-21. Bull Elk at Grand Canyon] [5-22. Bighorn Sheep at Yellowstone River Picnic Area] [5-23. Pika at Sheepeater Cliff] [5-24. Grizzly Bear vs Bison at Hayden Valley] [5-25. Trumpeter Swan at Mary Bay]
[1. 簡介] [2. 旅遊建議/食宿交通] [3. Sightseeing] [4. Winter Activities] [5. Wildlife Watching] [6. Day Hiking] [7. Other Activities] [8. Who's Who in the Park] [9. More about the Park] [10. 感想]
Thursday, August 16, 2018
Canyon Lodge and Cabins
Figure 1: 這是之前Canyon Lodge給宿客check in的地方,就在Canyon Visitor Education Center的對面,現在check in已經換到新蓋好的Washburn Lodge。
Figure 2: 2016年新蓋好的Washburn Lodge。
Figure 3: Washburn Lodge前多了個棚子讓宿客可以把車停在這後進去check in。
Figure 4: 除了Washbun Lodge,Rhyolite Lodge是另一棟2016年新蓋好的旅館。
黃石公園內共有九個旅館提供遊客的住宿選擇,位於黃石大峽谷的Canyon Lodge and Cabins (之後簡稱Canyon Lodge)是其中之一。歷史上,也是Robert Reamer經手過的Canyon Hotel是這區最有名的旅館,不過因為地基有問題且年久失修,加上公園打算在Mission 66時將Canyon Village這區的遊客設施進行現代化工程,於是在1950年代末期決定拆掉這旅館。這旅館不曉得是有靈性還是怎樣,1960年時失火並整棟燒掉,至今依然不清楚起火原因。
Canyon Village這區的風格跟Old Faithful與Mammoth Hot Springs這兩個歷史區走的是不同的路線,一個重要的原因是Mission 66。在二戰結束後,美國人大量湧入並塞爆各個國家公園,但當時公園裡的設施並不足以容納那麼多遊客,於是需要進行現代化工程來因應新一代的遊客。這個現代化工程規劃以十年的時間完成,而完成的年份刻意選在National Park Service成立後的50週年,也就是1966年,因此被稱為Mission 66。
Canyon Village被選為Mission 66第一項建設工程計畫,也是所有Mission 66計畫裡最具指標性的地方,並成為其他Mission 66的範本。跟Old Faithful與Mammoth Hot Springs這兩區比起來,Canyon Village感覺相對現代化,除了建築物內外的style看起來很不同,停車場的安排甚至有點像outlet還是shopping mall;另一個刻意安排的是,Canyon Village故意規劃跟黃石大峽谷保持一點距離,所以當你人在這些設施時完全看不到黃石大峽谷或是黃石大瀑布,必須走一小段路或是開車開點距離才看得到這區的主要景色。
Figure 5: Canyon Lodge共有五棟新蓋好的住宿樓房,Moran Lodge是稍早之前蓋好的另一棟。
Figure 6: Hayden Lodge以1871年到公園進行Hayden Survey的Ferdinand Hayden命名。
Figure 7: Chittenden是當年在公園造橋鋪路的ㄧ位工程師,這棟旅館以他命名。
Figure 8: 更早之前蓋的兩棟住宿設施,分別為左邊的Cascade Lodge與遠方的Dunraven Lodge,會發現新蓋好的五棟跟這兩棟的造型很類似。
旅館顯然是遊客設施裡重要的一項,而二戰後已經完全是汽車時代,當時的Canyon Village因此以小木屋為主要的住宿設施來迎接middle class,而不是蓋成像Old Faithful Inn這種容納上流社會人士的豪華旅館。
也因此Canyon Lodge在Mission 66的現代化潮流影響下蓋了一堆小木屋,並散佈在樹林間。不過1960年代距離現在已經相當久了,而這些小木屋也一一老舊,因此公園慢慢拆掉這些老舊的小木屋,先在1993年蓋Cascade Lodge,之後又在1999年蓋Dunraven Lodge這兩棟rustic style的旅館來取代原先的小木屋。
咦?汽車時代不是都蓋小木屋,怎麼又重回老路蓋這種rustic的旅館?因為到了1990年代民眾又重拾舊愛,喜歡rustic這一味的旅館,所以公園換成蓋這種旅館來容納宿客。
隨著當年的這些小木屋繼續老舊,公園目前只保留狀況最好的Western Cabin而拆掉所有其他的小木屋,並在2014年開始新一代的旅館建設。除了先完成了三棟最新也是滿足LEED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標準的綠建築旅館Hayden Lodge、Chittenden Lodge與Moran Lodge,最後的兩棟Washburn Lodge與Rhyolite Lodge也於2016年完成。
Figure 9: 位於Washburn Lodge的check in櫃台,有點像是去住Holiday Inn之類的check in櫃台,旁邊有個賣咖啡與簡單食物的小攤子。
Figure 10: Washburn Lodge大廳的公共空間並不打算容納太多人,也不打算讓人久待。
Figure 11: 這是一進Rhyolite Lodge的公共空間,一樣不是太大。
Figure 12: 難得在國家公園裡的旅館看到這種很現代的電梯。
這五棟旅館不但是National Park System裡最新的旅館,也是最先獲得LEED認證的公園綠建築旅館,其中四棟是LEED Gold而另一棟是LEED Silver。這五棟最環保的LEED旅館可說又呼應了Canyon Village在當年Mission 66的先鋒角色,而National Park Service在sustainability這方面也又向前邁進了一步。除了Canyon Lodge,Zion Lodge的兩棟motel room旅館也於2017年也獲得了類似的LEED Silver認證,相信之後會有更多公園裡的旅館獲得類似的綠建築認證。
這五棟旅館以非常快的速度蓋好,但並不是像Old Faithful Inn在公園的冬天繼續趕工完成。這五棟旅館的客房先在Idaho的Boise完成模組化,之後運到公園以類似樂高堆積木的方式完成,非常特別。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這部影片。
蓋這五棟旅館的經費來自於Xanterra,也就是公園的concessioner。這公司在2013年贏得了繼續經營公園旅館廿年的合約,合約規定需要投入134.5 million的資金於公園的設施,而這資金的一半被用來蓋Canyon Lodge的這五棟旅館。Zion Lodge也是由Xanterra經營,我想合約裡應該也有類似的規定,才會將原有的兩棟motel room旅館升級成為更符合環保的LEED Silver綠建築。
Figure 13: 垃圾分類以及water refill station。
Figure 14: 新蓋好的五棟都是LEED的綠建築,包括這棟Rhyolite Lodge裡的四棟都是LEED Gold,但有一棟是LEED Silver。
Figure 15: Rhyolite Lodge的單張床客房Standard Lodge Room,2018年一晚加完稅後接近$200。那隻wolf是要錢買的,其他旅館可能會換成bear還是bison之類的。
Figure 16: 換個角度照,右邊是門用推的衛浴。
這五棟Canyon Lodge旅館第一眼給人的印象是非常新,也許因此帶點現代感,但外觀上還是很有rustic的味道。此外,屋簷非常斜,我相信是因應這地方冬天高雪量而來的設計。這五棟旅館看起來得都很像,外觀跟1990年代蓋好的Cascade Lodge與Dunraven Lodge非常類似,相信這是刻意的安排,這樣七棟擺在一起比較不會顯得突兀。
我訂到的是Rhyolite Lodge裡一張queen size床的房間,空間不算大,但一個人或是兩個人還夠用。比較特別的是,有些電源必須將門卡插進去門邊的一個插卡裡才會on,我想這應該是國家公園裡第一個有這種裝置的旅館客房,相當現代化。話雖如此,房間裡沒有電視,也沒有網路,仍然維持了某種古代的感覺。
之前是有打算讓有些客房裡沒有衛浴而必須共用,好處是可以有較多客房讓更多人有機會住進來,不過因為反對聲浪很大,所以並沒有這麼做,每間客房都有自己的衛浴。我這房間的衛浴是shower而沒有浴缸,但不確定是否其他的客房也都是如此。
我也住過Canyon Lodge的Western Cabin,有兩張queen size的床。我覺得整體空間比Old Faithful Snow Lodge的Western Cabin小,但住四個人還是夠大。這小木屋的衛浴有浴缸,對有些人來說也許很受用。
Figure 17: 窗外看到的Washburn Lodge。
Figure 18: 洗手台跟衛浴是分開的,而即使是新建築還是得放上很受歡迎的小熊香皂。很難得的是,竟然還有公園內旅館少見的吹風機。
Figure 19: 這是我2016年住了兩晚的Western Cabin。
Figure 20: Western Cabin有兩張queen size床。
旅館這一側就只有旅館,其他的service比如餐廳與紀念品店在隔著樹叢的另一側。住宿設施跟遊客設施分開的好處是比較清靜而不會人多吵雜,Old Faithful那區的住宿就比較有這方面的缺點,雖然有人覺得那樣比較熱鬧或是比較有旅遊的氣氛就是。
餐廳應該是住宿時最重要的另一個設施,需要吃飯的話是可以從旅館用走的。Canyon Lodge的餐廳是cafeteria,通常不是我喜歡的吃晚餐方式,但這是這地方唯一的正式餐廳。其實在住Canyon Lodge前我也在Canyon Campground睡了兩晚,所以在這個cafeteria吃了不只一次的晚餐。
這餐廳提供西式與中式兩種晚餐的種類,我2018年六月底來時發現中式的那一側人通常較多。我一般對這種地方的中式食物不會報什麼期望,出乎我意料的是,竟然很合我的胃口,包括麵與白飯,而主食豆腐與牛肉也都不錯,雞肉我覺得稍微乾了點。晚餐的量對我來說像是開胃菜,我需要吃兩份才有滿足感。如果你沒這問題的話,在這用中餐應該不會難下嚥才是。
餐廳旁可以付費上網,不過夏天人多,所以速度會很慢。如果只是看看text應該還行,想要傳相片或甚至是影片的話請要有心理準備。
此外,Canyon Village也有提供laundry設施,在營區那一側,洗衣、烘衣以及洗衣粉等相關東西都可以在那用投幣的方式解決。如果有在這營區紮營,laundry這地方也有提供shower洗澡,不過要注意時間限制。我有一晚從Tower Junction回Canyon Campground時因為被bear jam惡搞了兩次,結果在shower關門時間的三分鐘後到,就這樣被這幾隻black bear(與圍觀的遊客)搞到當晚洗不到澡。
Figure 21: Western Cabin的空間算大,塞四個人應該不算擠。
Figure 22: 小木屋的其他簡單配備,包括冰桶與咖啡,Rhyolite Lodge的房間裡反而沒提供泡咖啡的用具。
Figure 23: Canyon Lodge的設施地圖。
Figure 24: 這旅館以cafeteria的方式提供三餐。
公園同時提供古色古香與具現代感的旅館,比如Old Faithful Inn與Lake Yellowstone Hotel屬於前者,而Canyon Lodge與Grant Village屬於後者,我覺得是相當好的搭配,而Canyon Lodge的地點對於想看黃石大峽谷或Hayden Valley的日出與夕陽的人可說相當方便,真有在這過夜的話記得好好利用一下。
大部分遊客最關心的是住宿價格與房內設備,通常不會注意這是不是棟綠建築或其他事情。雖然這幾棟LEED規格的綠建築旅館現在很新,假以時日也是有可能成為歷史旅館的,因為這是國家公園裡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綠建築旅館建設計畫,有相當的歷史意義。
除了新,這幾棟LEED規格的旅館當然很節能,有不錯的機會可以在冬天營運,是我對這旅館的另一個期待。雖然冬天有tour可以到黃石大峽谷,但難以按照自己的節奏欣賞風景或做其他事情。如果冬天可以在這幾棟旅館過夜的話,就可以像在Old Faithful一樣有很大的彈性更進一步探索這區域。不過目前冬天的訪客數量還不高,Xanterra不會想在冬天營運Canyon Lodge做賠本生意,但哪天遊客會多到讓Canyon Lodge在冬天也營運並不是不可能。
住宿意見
To National Park Lodges
To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Tuesday, August 7, 2018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9-17)
[1. 簡介] [2. 旅遊建議/食宿交通] [3. Sightseeing] [4. Winter Activities] [5. Wildlife Watching] [6. Day Hiking] [7. Other Activities] [8. Who's Who in the Park] [9. More about the Park] [10. 感想]
9. More about the Park
[9-1. Geysers around the World] [9-2. How Geysers Work?] [9-3. Wolves: A Legend Returns to Yellowstone] [9-4. Yellowstone Cutthroat Trout] [9-5. Yellowstone Fires of 1988] [9-6. Supervolcano under Yellowstone: It's Overdue] [9-7. Early Expedition/Survey in Yellowstone] [9-8. Greater Yellowstone Ecosystem] [9-9. Thermophiles] [9-10. Geyserite vs Travertine] [9-11. Lodgepole Pine] [9-12. US Army/Fort Yellowstone] [9-13. Namesake of Yellowstone] [9-14. Yellowstone Trivias] [9-15. Winter Use Plan] [9-16. Superintendent's Talk] [9-17. Book: Winter Wonderland in Yellowstone]
9-17. Book: Winter Wonderland in Yellowstone
首先,這是一篇廣告文,目標是希望大家看了會覺得心動而有所行動,尤其是聖誕節快到了......。
Figure 9-17.1: Winter Wonderland in Yellowstone的封面。
Figure 9-17.2: 從出版社收到的書。
在共同出版完三本Past and Present系列的書後,我就有在想獨自出版的事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而較不受到限制。大概在三年前就開始找另一家出版社談,不過並不順利,並沒有談出個結果。之後工作變得較忙,加上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事得處理,這個出版的計畫就擱置在那邊。
去年年底手邊有些空閒時間,想起了這之前未了的事,於是重啟談判。這次找到了交集,也因此幾個月後出版了這本以圖片為主的新書Winter Wonderland in Yellowstone。這類photo book的攝影師很多都是住在公園附近,由我這外人出一本這樣的書算是個特例。
這是一本美國人所謂的coffee table book,也就是邊喝咖啡邊翻頁看圖即可,書裡的字不多而不需要傷太多腦筋。我一開始以為圖片的caption應該很好寫,但很快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字少反而更容易凸顯出寫得好或壞,而為每張圖片想出恰當的用字遣詞頗費心思。原本以為一兩天就可以解決,結果花了快兩星期才寫完,之後又來回了好幾次的proof reading才搞定這部分。
Figure 9-17.3: 書的第二與三頁。
Figure 9-17.4: 這兩頁是Snake River與地熱區因蒸汽形成的光芒。
出版一本完全以冬天為主題的photo book並不容易,但我覺得市場上有吸引力。以Yellowstone冬天為主題的書並非沒人出版過,但我覺得不夠visitor-friendly;另一方面是,Yellowstone的冬天在目前為止還算是best kept secret,很多人甚至以為這公園在冬天沒有開放,所以在這本書裡也刻意放了幾張以遊客角度為主的相片,包括snowcoach、snowmobile、Old Faithful Snow Lodge與cross country skiing等,而不是完全以攝影師的角度彰顯公園冬天之美。
我特地將這本書的版面設為九吋寬與八吋高,總共72頁,而且是平裝,雖然不算是輕薄短小,但至少不厚重。方便好帶是很大的考量,因為目標是擺在遊客中心的bookstore,希望帶在身上後去看Old Faithful Geyser或需要稍微走動時不會覺得太麻煩。
一本書的銷售能否成功並不完全靠書的主題與內容,marketing與sales也很關鍵,而我希望這方面這次可以做得比之前好,尤其是將書擺到公園裡的bookstore,而出版社正為此努力中。不過即使擺得上去,這年的夏天也已經過得差不多了,銷售成績如何大概得到明年才會曉得。
如果你有意購買這書的話,amazon是目前能買到的地方。這本書在amazon的狀況可能會出現Temporarily out of stock,但還是可以購買,而amazon也會在補貨後寄給你。根據經驗,大概在下訂單後的ㄧ到兩星期左右會收到。
Figure 9-17.5: Yellowstone的書裡不能沒有geyser與bison。
Figure 9-17.6: 這是第七十與七十一頁。
在像Yellowstone這類的國家公園裡要照到美景應該是相當容易,尤其是像冬天這樣的季節。如果只是需要幾張美圖也許不難,但如果需要非常多張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比如這本書大概共有85張相片。技術上來說,要獨自出版一本photo book是quality、quantity與variety的攝影測驗,即使是在Yellowstone也是相當具有挑戰性。
冬天在公園拍照的一個難處是失去自由,因為交通需要靠snowcoach或snowmobile,在guided tour的狀況下沒辦法讓你慢慢來,很多時候必須眼明手快,甚至必須就在snowcoach上隔著車窗照。總之,要有在非理想情況下拍照的準備與能力。
另一個難處是雪量並不總是夠,至少對於要讓雪景看起來很wonderful的標準來說。實際上,這些年來黃石公園的冬天也是處在drought,但不像加州幾年前那麼誇張明顯就是。地熱區地上的雪尤其融得快,也因此一些看起來雖然不錯但雪景不夠wonderful的相片就被我捨棄了。
冬天的公園當然也有不少雪量wonderful的地方可以自由活動,但到時候的光線條件可能欠佳,野生動物也未必就會這樣乖乖配合......是有在從事攝影的人都會遇到的狀況,要湊到所有拍照條件到齊很多時候是看老天爺的臉色。
Figure 9-17.7: 實際翻起來的感覺比看pdf file好。
Figure 9-17.8: 另一個實體書的內頁樣本。
多年來在這公園冬天的攝影經歷是個hard work,但也很享受。除了陶醉在公園獨特的冬景,也讓我跟這公園有更深一層的connection。原本我對雪上活動可說是一竅不通,在這多年的攝影過程中同時培養出可以從事snowshoeing與cross country skiing,是另外的收獲。
我還是會繼續在冬天造訪Yellowstone,一來有些地方我還沒去過,二來我去過的地方我還是會想要再去,因為相同的地方在不同的時間還是可以看起來很不同,再加上神出鬼沒的野生動物......,是個沒完沒了的過程,但還是該在適當的時間點打住並做個整理與回顧,因此今年出版了Winter Wonderland in Yellowstone這本書,希望大家喜歡。
Update (Jan/21/2019):
這本書目前也可以在經營公園書店的Yellowstone Forever網頁與Barnes & Noble買到。
Previous Next
[9-1. Geysers around the World] [9-2. How Geysers Work?] [9-3. Wolves: A Legend Returns to Yellowstone] [9-4. Yellowstone Cutthroat Trout] [9-5. Yellowstone Fires of 1988] [9-6. Supervolcano under Yellowstone: It's Overdue] [9-7. Early Expedition/Survey in Yellowstone] [9-8. Greater Yellowstone Ecosystem] [9-9. Thermophiles] [9-10. Geyserite vs Travertine] [9-11. Lodgepole Pine] [9-12. US Army/Fort Yellowstone] [9-13. Namesake of Yellowstone] [9-14. Yellowstone Trivias] [9-15. Winter Use Plan] [9-16. Superintendent's Talk] [9-17. Book: Winter Wonderland in Yellowstone]
[1. 簡介] [2. 旅遊建議/食宿交通] [3. Sightseeing] [4. Winter Activities] [5. Wildlife Watching] [6. Day Hiking] [7. Other Activities] [8. Who's Who in the Park] [9. More about the Park] [10. 感想]
Wednesday, August 1, 2018
Capitol Reef National Park (頂礁國家公園)
[1. Introduction] [2. 旅遊建議/食宿交通] [3. Sightseeing] [4. Day Hiking] [5. Other Activities] [6. More about the Park] [7. Conclusion]
A Wrinkle in the Earth
Photo Link
Figure 1.1: 位於UT-24西側的公園入口告示牌。
1. Introduction
猶他州南部屬於科羅拉多高原的一部分,在長年的侵蝕下產生出許多令人大開眼界的地形風景,而Capitol Reef National Park是其中一例。科羅拉多高原的典型地形大致上有canyon、arch、bridge、mesa、butte、hoodoo......,不少地方也以此命名。這公園的名子乍看之下很不搭調,甚至有點文言文,需要先做點解釋。
公園所在區域有不少dome、也就是圓頂的白色岩石結構,看起來很像美國國會大樓這建築物上圓圓的屋頂,因此公園名子裡有Capitol這個字;而早期經過這地方的人遇到了因地殼擠壓而隆起的懸崖峭壁與險峻地形,好像船在海裡行駛遇到暗礁難以通行,因此用Reef形容這裡的地勢。
Figure 1.2: 公園名字裡的Capitol來自於這區域很多類似美國國會大樓的圓頂岩石結構,而Capitol Dome可說是最具代表性的。
Figure 1.3: 早期來到這區域的人覺得受到地形阻隔難以通行,於是用海裡的暗礁來稱呼,因此公園的名稱裡有Reef這個字。
Figure 1.4: 公園的景色主要來自於因地殼隆起後遭到侵蝕的waterpocket fold,而The Tanks就是waterpocket的一個例子。
不管是白色的圓頂或是直上直下的高聳峭壁,都是造山活動下的產物,使得原本平坦的地貌如皺褶般隆起且南北綿延接近100 miles,而地質上以waterpocket fold來稱呼這裡的地質特色。所謂waterpocket指的是地表sandstone因雨水帶酸性侵蝕所造成凹下的坑洞,在下過雨或雪後形成(暫時性)水坑。
在以上這麼說文解字下,雖然將公園的基本面描述了一番,但對大部分人來說還是很抽象。所以到這公園是來看白色的dome?好吧,那是來看很像reef的waterpocket fold,可是waterpocket fold是要看什麼......?
一眼望去讓人覺得驚豔的風景往往都需要地形有相當程度的高低落差,之後在侵蝕力道的長期作用下剛好呈現在今日。公園裡因地殼變動隆起的waterpocket fold提供了主要的地勢高低落差,之後在水的侵蝕下形成各種有趣的地形,包括dome、mesa、arch、bridge、canyon......等等。如果去科羅拉多高原的幾個主要國家公園像是在吃一道道的主菜,那在Capitol Reef National Park會像是在吃buffet。
Figure 1.5: Navajo Dome是公園UT-24上的一個醒目岩石。
Figure 1.6: 從公園西側所看到的峭壁就是來自於隆起的waterpocket fold。
Figure 1.7: 並不是所有的風景都可以在馬路上看到,這角度的Pectols Pyramid就是其中一例,需要走一段步道才能欣賞。
Figure 1.8: Apache plume是公園春天容易看到的野花之一。
很不幸的是,大部分人待在這公園的時間都很短,往往只是在往來其他國家公園時順便經過這並得到所謂的windshield experience,這公園也因此一直被低估。知名度低的好處是造訪這公園的遊客數目前還不算多,在其他公園紛紛被塞爆且停車困難的狀況下,現在在Capitol Reef National Park裡還可以享受傳統邊開車並路邊停車下來照相看風景的悠閒與樂趣。
也許是開著4WD的車奔馳在公園的unpaved road,也許是靠著雙腿探索backcountry,如果你願意多花時間深入探索,將會發現這公園比想像中精彩且豐富,得到的樂趣完全不下於其他熱門或更具知名度的國家公園。
官方網站
氣象預報
Next
[1. Introduction] [2. 旅遊建議/食宿交通] [3. Sightseeing] [4. Day Hiking] [5. Other Activities] [6. More about the Park] [7. Conclusion]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