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21, 2019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8-1)


[1. 簡介] [2. 旅遊建議/食宿交通] [3. Sightseeing] [4. Day Hiking] [5. Wildlife Watching] [6. Other Activities] [7. Who's Who in the Park] [8. More about the Park] [9. Conclusion]


8. More about the Park

[8-1. The Great Unconformity]

8-1. The Great Unconformity (大不整合面)

就算不是地質學家,大部分的人只要看過一眼大峽谷那層層的岩石,大都可以直接聯想到這地方一定是地質學家的天堂。大峽谷確實蘊藏了相當豐富的地質知識,好消息是,有些其實非常淺顯易懂,即使是觀光客都可以用省電模式欣賞,比如Great Unconformity就是其中之一,而Yavapai Geology Museum是觀察這地質現象的地方之一。

1920年代時幾位當時最富盛名的地質學家特地一起到大峽谷,其中一個任務是選一個能夠彰顯大峽谷地質的地點設立一個地質博物館,這些專家決定了Yavapai Geology Museum的現址。我認為觀察Great Unconformity至少是一個原因,因為這地方不只看得到這地質年代的大斷層,也同時提供在沒有Great Unconformity狀況下的對照組。

IMG_7866 The Great Unconformity
Figure 8-1.1: 從Yavapai Point看到的大峽谷岩石結構,a是Paleozoic Rocks最下層的Tapeats Sandstone,b是Vishnu Basement Rocks,c是Grand Canyon Supergroup Rocks。

IMG_0821 The Great Unconformity,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Figure 8-1.2: 常見的大峽谷岩層剖面圖,為了跟上圖一起對照,這邊特地也標上跟上圖代表相同岩層的a、b與c以利解釋所謂的Great Unconformity。

IMG_8023 The Great Unconformity
Figure 8-1.3: 跟上圖類似的大峽谷岩層剖面圖,圖裡一樣有標示Great Unconformity。

IMG_1039 Yavapai Geology Museum,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Figure 8-1.4: Yavapai Geology Museum可以自己開車或坐公園的公車到,也有提供Ranger Talk做地質講解。

首先,大家需要對大峽谷的岩石有點概念。地質學家將大峽谷的岩石分成三大類,第一類稱作Paleozoic Rocks,也是大部分遊客對大峽谷岩層最大的印象,這類岩石從Figure 8-1.1與Figure 8-1.2裡最上層的Kaibab Limestone一直到標示a的這一層,而a就是Paleozoic Rocks這一類岩石裡年代最老的Tapeats Sandstone。

如Figure 8-1.1所示,現場看到的Tapeats Sandstone大致是直上直下的峭壁,上面一層是帶點綠色且以斜坡地形為主的Bright Angel Shale。但Tapeats Sandstone的下面則有兩種狀況,如果你看Figure 8-1.1的左邊,會發現a的下面是標上c且現場看起來是紅色斜坡地形的岩石,這就是第二類的Grand Canyon Supergroup Rocks。

Supergroup聽起來似乎是種很厲害的岩石,但本質上跟一路堆到最上面的Paleozoic Rocks是相同的,都是一層一層堆積出來的沉積岩,只是堆積的時間還要更早。不過這些屬於Supergroup的岩石跟上面以水平為主的Paleozoic Rocks命運有點不同,在更早的板塊移動時因為斷層以及拉扯而造成了這些岩層的傾斜,所以你會看到Figure 8-1.2與Figure 8-1.3裡岩層剖面圖的Supergroup岩層都畫成斜的。

Supergroup的下面還有更老的岩石,也就是Figure 8-1.1與Figure 8-1.2裡標示為b以黑色為主的岩層,屬於第三類的Vishnu Basement Rocks。這些岩石一開始是火山活動造成的igneous rock(火山岩),在受到高熱後大部分的igneous rock質變成為metamorphic rock,其中最老的是約十八億年的Elves Chasm Gneiss。

IMG_1069 Yavapai Geology Museum
Figure 8-1.5: 這地質博物館雖小,但相當有意義,即使我到過這地方多次還是會被這些敘述感動。

IMG_1040 Yavapai Geology Museum
Figure 8-1.6: 科學是在這設地質博物館(以前叫做Yavapai Observation Station)的原因之一。

DSCN4321 Grand Canyon
Figure 8-1.7: Yavapai Geology Museum裡有很多地質介紹,包括大峽谷的三類岩石。

DSCN4325 Grand Canyon
Figure 8-1.8: 關於Vishnu Basement Rocks幾種岩石的介紹,其中接近廿億年老的Elves Chasm Gneiss是大峽谷裡最老的岩石。

在正常的情況下,老的岩層在下面,年輕的岩層堆在上面,並依此隨時間繼續往上堆。用Figure 8-1.1的左邊解釋,就是先有標示b的Vishnu Basement Rocks,之後有標示c的Supergroup堆上來並在之後傾斜,最後是標示a的Tapeats Sandstone以及後續整個Paleozoic Rocks一直堆到最上面。

不過如果你看Figure 8-1.1的右邊,會發現在標示b的Vishnu Basement Rocks上沒有c而直接是a且一路堆到最上面的Paleozoic Rocks。不過就隔著Bright Angel Canyon而已,為何這一側沒有Supergroup?長久以來的解釋是因為(海水)侵蝕而消失,最近有人提出是雪球地球(Snowball Earth)這聽起來比冰河時期(Ice Age)還要酷的大規模冰河侵蝕造成的。

總之,這個Tapeats Sandstone跳過Supergroup而直接碰到Vishnu Basement Rocks的接觸面就是所謂的Great Unconformity,中文大都翻譯成大不整合面。我只在圖裡的幾個地方畫上紅線指出Great Unconformity的所在,其他比如Bright Angel Canyon兩側的不少地方也可以畫上。

地質上,兩種不同年代的岩層接面發生跳針其實很常發生,這種不連續面稱為unconformity。大部分跳針都只是幾百萬或是幾千萬年,但很少像Great Unconformity這樣可以跳針12億年這麼長。用歷史課本來比喻Great Unconformity,就是堯舜禹湯......一路寫到漢朝,翻頁後直接變成清光緒廿年,之間記載的事全被撕掉。

IMG_3893 Yavapai Museum of Geology,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Figure 8-1.9: Yavapai Geology Museum是現場觀察Great Unconformity的好地方。

IMG_5659 Grand Canyon
Figure 8-1.10: Yavapai Geology Museum裡對Great Unconformity的簡單描述。

IMG_5696 Grand Canyon Supergroup
Figure 8-1.11: 在Mather Point遊客中心看到對Supergroup岩石的描述。

IMG_5640 Trail of Times
Figure 8-1.12: Yavapai Geology Museum旁的Trail of Time有不少大峽谷的岩石展示,Tapeats Sandstone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以為Great Unconformity是大峽谷魔人John Wesley Powell在1869年大峽谷博命演出時所命名,不少文獻也這麼寫。當年他確實是有注意到不少地方的Tapeats Sandstone與Vishnu Basement Rocks之間少了Supergroup而形成一個unconformity,畢竟他是地質專家,但他當時並不清楚這兩種岩石的年份。

一個比較可信的說法是Great Unconformity由另一個地質專家Clarence Dutton在1882年時取的名字,但他稱這現象為Great Unconformity也不是因為跳針了12億年這麼長,因為那時候的他依然不清楚這兩種岩石的年份。總之,大峽谷的這個Great Unconformity命名由來到現在還有爭議就是。

Great Unconformity的命名由來或爭議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不重要,只要你有本事在峽谷邊望著這些岩石對旁人解釋什麼叫做Great Unconformity,我想是已經夠嚇人的了,即使這是你唯一懂的地質知識。

IMG_7951 Lipan Point and the Great Unconformity
Figure 8-1.13: Lipan Point有兩個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Colorado River,有留意的話會發現兩邊Colorado River旁的岩石不同。

IMG_3717 Grand Canyon Supergroup from Lipan Point
Figure 8-1.14: 這是Figure 8-1.13右側Colorado River做S形轉彎河段的特寫,河邊紅色且傾斜的岩石屬於Supergroup。

IMG_3992 Colorado River from Lipan Point,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Figure 8-1.15: 這是Figure 8-1.13左側Colorado River的特寫,河邊的黑色岩石屬於Vishnu Basement Rocks。

IMG_7382 Hopi Point,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Figure 8-1.16: Hopi Point這個角度Colorado River河岸上的Vishnu Basement Rocks直接接觸Tapeats Sandstone而形成Great Unconformity,不過朝另一個方向會看到一小部分的Supergroup。

如果你對Great Unconformity以及這些岩石還算有興趣,Desert View Drive上的Lipan Point是個有趣的地方。這眺望點有兩個方向可以看到Colorado River,朝北是一個S形的轉彎,你會發現河邊的岩石是紅色的Supergroup,而朝西看到的河岸是黑色的Vishnu Basement Rocks。

Lipan Point大約是Colorado River從切割Supergroup換成Vishnu Basement Rocks的地方,在公園從這地方往西的Colorado River河岸都是Vishnu Basement Rocks,而Hermit Road上看得到這條河的眺望點大都伴隨Great Unconformity;Lipan Point往東的Colorado River河岸都是Supergroup,也因此看不到Great Unconformity。

不少人覺得在South Rim所有眺望點看到的大峽谷很類似而缺乏變化,上面寫的這些東西如果還沒讓你睡著的話,也許你會開始覺得不太一樣。

Previous Next


[8-1. The Great Unconformity]

[1. 簡介] [2. 旅遊建議/食宿交通] [3. Sightseeing] [4. Day Hiking] [5. Wildlife Watching] [6. Other Activities] [7. Who's Who in the Park] [8. More about the Park] [9. Conclusion]

Thursday, February 14, 2019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 (6-9)


[1. 簡介] [2. 旅遊建議/食宿交通] [3. Painted Desert] [4. Blue Mesa] [5. Petrified Forest] [6. Off the Beaten Path] [7. More about the Park] [8. Conclusion]


6. Off the Beaten Path

[6-1. Four Bridges] [6-2. Historic Blue Forest Trail] [6-3. Petroglyph Mesa] [6-4. Red Basin/Clam Beds] [6-5. First Forest Overlook] [6-6. Bidahochi] [6-7. Flattops Circumnavigation] [6-8. Siltstone] [6-9. Titanic] [6-10. Historic Rainbow Forest Road] [6-11. Haystacks] [6-12. Blue Mesa Walkabout] [6-13. Petroglyph Canyon] [6-14. Sorrel Horse Mesa] [6-15. Dead Wash Overlook] [6-16. Painted Desert Saunter] [6-17. Martha’s Butte & Beyond] [6-18. Third Forest] [6-19. Agate Mesa Ramble] [6-20. Wilderness Loop] [6-21. “Starving Man”] [6-22. Bear Spring]

6-9. Titanic

IMG_6518 Guided Backcountry Hike: Titanic
Figure 6-9.1: 活動的起點在公園Tepees的路邊停車。

IMG_6538 Guided Backcountry Hike: Titanic
Figure 6-9.2: 這區有不少狹小的峽谷,帶頭大哥Gary挑了其中的ㄧ個峽谷走進去。

IMG_6539 Guided Backcountry Hike: Titanic
Figure 6-9.3: 爬上這峽谷後往回看到的整個峽谷,上圖就是走在這裡面。

IMG_6558 Fossils
Figure 6-9.4: 地上的幾塊化石,也許是Metoposaur。

IMG_6591 Tooth Fossil
Figure 6-9.5: 這是某種動物的牙齒,Gary走的時候說他希望可以找到big bad tooth,不確定這是否有符合他的期待。

Titanic是位於公園Blue Mesa這區域裡一段還沒被侵蝕完的ridge,可以在Blue Mesa Road的眺望點遠遠看到。這ridge的傾斜層狀岩石看起來很像是一艘正要沉入海底的船,所以公園給了Sinking Ship的(官方)名稱。雖然Sinking Ship這名子取得很貼切,帶頭大哥Gary覺得用最有名的沉船鐵達尼來稱呼比較有吸引力,所以這個活動就取名為Titanic。

在參加[6-2. Historic Blue Forest Trail]這活動時,我就對遠方的紫色惡地地形很有興趣,也有很高的期待,當時帶隊的Dorenda跟我說Titanic這活動會去那邊,當場成為了我之後到這公園最想去的地方之一。

Blue Mesa這一帶可說是公園風景最特別的區域,所謂特別指的是surreal或說是otherworldly,很適合拍科幻或是星際大戰之類的電影。這區域以惡地地形為主,聽起來似乎沒什麼了不起,畢竟惡地這種地形並不算少見。但這邊的惡地搭配少見的紫色調,加上規模廣大,成為很異類的視覺饗宴。

IMG_6610 Hikers Searching for Fossils
Figure 6-9.6: 很認真地在研究地上的化石,圖中上方那一坨就是Titanic,遠方正有一列火車經過。

IMG_6671 Guided Backcountry Hike: Titanic
Figure 6-9.7: 繼續往Titanic前進的路上會遇到下坡,這地方有點滑,但問題不大。

IMG_6683 Guided Backcountry Hike: Titanic
Figure 6-9.8: 另一個要往下走但很窄的地方,可能會有點struggle,我自己是順勢用小跑步下來。

IMG_6688 Guided Backcountry Hike: Titanic
Figure 6-9.9: 不確定為何會有綠色岩石混在土色岩石裡。

IMG_6694 Hikers toward Titanic,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
Figure 6-9.10: Titanic已經近在眼前了。

這個活動的地點跟[6-2. Historic Blue Forest Trail]一樣,都是在Tepees這地方的路邊停車。在開始走的前一天只確定有我會參加,但當天多了另一個在昨天[6-8. Siltstone]一起走的一個人,所以連帶隊的Gary/Connie共只有四人,又是另一個小班制的隊伍。

Tepees到Blue Mesa之間的直線距離雖然不算長,但整個區域依然相當廣闊。Historic Blue Forest Trail探索了一部份,而這次的Titanic則是探索另一部份。Tepees這地方有幾個小峽谷,每個都能走,Gary選了其中一個走進去,在一段狹窄的路後爬上一個斜坡到峽谷的上方,也就是Figure 6-9.3這地方,而走到這差不多算是完成了熱身。

公園的這種帶隊活動大都提供參與者geology、archaeology與paleontology的三合一經歷,所謂的geology可以說就是風景,archaeology是印地安人古物與petroglyph,而paleontology則是各種化石與petrified wood。有時候是某一方面特別強,有時候則是三者很均衡。Titanic這活動最突出的是風景,但沿路還是有化石與petroglyph可以看。

IMG_6734 Petroglyph
Figure 6-9.11: 走到Titanic後在附近看到的petroglyph。

IMG_6736 Clam Fossil
Figure 6-9.12: 這裡也有clam的化石,雖然看起來不太上相。

IMG_6752 Titanic (Sinking Ship),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
Figure 6-9.13: 已經繞一圈到Titanic的另一側,順光下的層狀顏色相當搶眼。

IMG_6793 Titanic (Sinking Ship)
Figure 6-9.14: 從Figure 6-9.10這張圖右手邊往左照的角度。

IMG_6810 Titanic
Figure 6-9.15: 在Titanic休息一會兒後離開前往其他地方。

說到化石,在爬上峽谷後就可以看到不少,但得仔細找且慢慢走就是,因為很多時候看起來就跟地上的石頭一樣,走太快很容易miss這些小東西。找化石這類小東西是Connie的專長,也因此她走路頭常常低低的,而Figure 6-9.4這看似Metoposaur與Figure 6-9.5的牙齒化石就是她先找到的。

在找化石的同時已經可以看到遠方的Titanic,看起來像是汪洋中的一條船,但之後走近看才比較像是正在沉沒。要走向Titanic之前的下坡地點不算很理想,也就是Figure 6-9.8這地方。根據我之前跟Gary走的經驗,這有可能是故意的,而我自己是用小跑步解決就是。

Titanic這整段岩石並不算很長,不用走多久就可以繞完一圈。因為陽光角度的關係,繞到另一側的色澤在順光下漂亮很多,尤其是船頭(也可以說是船尾),實在是一艘亮麗的船。想像力豐富的話,還可以在地上看到這艘船漏水的痕跡,雖然Gary問我為何不是漏油?

根據Gary的說法,Titanic不只看起來像是一艘沈船,所在的區域也持續下陷中,一來跟地底因鹽溶掉形成很多cavities有關,另一則是因為公園外的Adamana在抽地底的天然氣。

IMG_6844 Guided Backcountry Hike: Titanic
Figure 6-9.16: 顏色很異類的小山丘。

IMG_6860 Petroglyph,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
Figure 6-9.17: 另一個路上看到的petroglyph。

IMG_6907 Guided Backcountry Hike: Titanic
Figure 6-9.18: 走到這差不多是此行看到Titanic的最後一面。

IMG_6929 Fossil,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
Figure 6-9.19: 這也是化石,但不確定是甚麼動物的化石。

IMG_6969 Guided Backcountry Hike: Titanic
Figure 6-9.20: 公園這種backcountry的hiking常需要上上下下,但坡度通常不大。

雖然這活動稱為Titanic,但欣賞這艘船後還有好戲,會往Blue Mesa這方向走,可以看到外星球般的紫色惡地。因為還有一段路得走,我跟Gary邊走邊聊了一些有趣的東西。我先問他有關石化木顏色的問題,這些色彩繽紛的顏色來自於不同的礦物,但為何只出現在石化木而不出現在他們所在的地上?

他說他曾經問過公園專家完全一樣的問題(也就是Gary也想過這問題),得到的答案是他們也不清楚。我們兩個討論出的一個可能原因是石化木較容易吸收這些礦物,跟他們一開始是organic也許有關。不過如果我們兩個都想得到這原因,公園的專家一定也想過,所以這應該不是正確的解釋。總之,如果大家有到這公園visitor center之類的地方,不妨問問看。

再來提到了John Muir,因為這公園的成立跟他遊說當時的總統Theodore Roosevelt很有關係。不過聊了一下子後顯然我對John Muir比他清楚,順便解答了Gary的一個疑問,就是為何John Muir有那麼多時間做這些保育的事情?因為他繼承了他岳父的果園並以此致富,他死的時候遺產總值25萬,經過通貨膨脹計算後超過現值5百萬。對John Muir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我寫過的John Muir National Historic Site這篇文章。

IMG_6985 Guided Backcountry Hike: Titanic
Figure 6-9.21: 這地方已經差不是Blue Forest,招牌的紫色調地形開始出現。

IMG_7021 Badlands in Blue Forest
Figure 6-9.22: 從這地方開始有一大片的紫色惡地地形,這是其中一個角度。

IMG_7034 Blue Forest,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
Figure 6-9.23: 相當漂亮的一個角度,有本事爬到上面去的話可以一路走到Blue Mesa Road去。

IMG_7042 Guided Backcountry Hike: Titanic
Figure 6-9.24: 很不像是走在地球上。

IMG_7062 Badlands,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
Figure 6-9.25: Chinle Formation的土質大都不硬,所以長成像這樣的小丘而少有直上直下的峭壁。

所以我跟Gary說"I know that doesn't quite fit the image of a conservationist.",畢竟保育人士通常給人有理想有抱負但也得為五斗米折腰的印象,John Muir死時有五百萬讓很多人相當意外。但我之後又補了一句"I guess Edward Abbey didn't have 1 million when he died.",沒想到Gary馬上說"He didn't even have 10 dollars."。

我覺得很好笑,也有點意外,真是不好意思讓Edward Abbey躺者也中槍,但還是接著說"I thought his book Desert Solitaire sold well.",於是Gary說"That doesn't help him. It sells after he died."。Edward Abbey算是現代以及沙漠版的John Muir,也是這圈子裡很有名的人,他最常被引用的話是"The idea of wilderness needs no defense, it only needs defenders.",也許大家有聽過。

中間也有提到Einstein跟他老婆於1931年到公園的事情,不過這事等到另一個帶隊活動在說好了。之後又提到Annie Alexander與Charles Camp這兩位可以算是公園古生物學的先鋒......,在一路這麼談笑風生下很快就到了這活動的另一個重頭戲Blue Forest,如Figure 6-9.21到Figure 6-9.29所示。

IMG_7077 Badlands in Blue Forest,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
Figure 6-9.26: 只要陽光條件不要太差,大部分角度看過去都相當奇特且好看。

IMG_7089 Erosive Terrain in Blue Forest
Figure 6-9.27: 白中透紫的侵蝕地形。

IMG_7106 Hikers in Badlands,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
Figure 6-9.28: Gary決定從這走下去,之後順著這峽谷走就會回到Tepees的路邊停車。這峽谷其實就是[6-2. Historic Blue Forest Trail]裡Figure 6-2.6下方的峽谷,體力還有剩的話是可以在走出這峽谷後走到上面的Blue Forest Trail。

IMG_7108 Hikers in Badlands of Blue Forest
Figure 6-9.29: 在左邊那人的位置往下走時可能會有點struggle,鞋子不好的話是可能會滑倒的。

IMG_7123 Guided Backcountry Hike: Titanic
Figure 6-9.30: Tepees就在眼前,也順利完成這次的活動。

這些在Blue Forest照的相片不像是地球上的風景,很像是PS出來的。但人在現場的感覺比較像是這地方先被上帝還是天神之類的PS,之後才用相機照下來。包括這裡以及不少地方都google不太到長什麼樣子,可說是名副其實的祕境,完全可以跟其他世界高知名度的美景抗衡,但沒有觀光客擁擠的問題。

在欣賞完Blue Forest這一區域超現實風格的風景後也差不多等於完成了這個活動,繼續走個大約十分鐘就回到停車的地方,在此就用Gary與我快走回到停車地方前的對話當這篇的結尾:

"Can you believe we've hiked this fantastic landscape but nobody knows?"

"On one hand, it's so sad nobody appreciates it. But on the other hand, it's so great nobody wants to come here and I can just enjoy by myself."

"I know exactly what you mean."

Previous Next


[6-1. Four Bridges] [6-2. Historic Blue Forest Trail] [6-3. Petroglyph Mesa] [6-4. Red Basin/Clam Beds] [6-5. First Forest Overlook] [6-6. Bidahochi] [6-7. Flattops Circumnavigation] [6-8. Siltstone] [6-9. Titanic] [6-10. Historic Rainbow Forest Road] [6-11. Haystacks] [6-12. Blue Mesa Walkabout] [6-13. Petroglyph Canyon] [6-14. Sorrel Horse Mesa] [6-15. Dead Wash Overlook] [6-16. Painted Desert Saunter] [6-17. Martha’s Butte & Beyond] [6-18. Third Forest] [6-19. Agate Mesa Ramble] [6-20. Wilderness Loop] [6-21. “Starving Man”] [6-22. Bear Spring]

[1. 簡介] [2. 旅遊建議/食宿交通] [3. Painted Desert] [4. Blue Mesa] [5. Petrified Forest] [6. Off the Beaten Path] [7. More about the Park] [8. Conclusion]

Saturday, February 9, 2019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 (6-8)


[1. 簡介] [2. 旅遊建議/食宿交通] [3. Painted Desert] [4. Blue Mesa] [5. Petrified Forest] [6. Off the Beaten Path] [7. More about the Park] [8. Conclusion]


6. Off the Beaten Path

[6-1. Four Bridges] [6-2. Historic Blue Forest Trail] [6-3. Petroglyph Mesa] [6-4. Red Basin/Clam Beds] [6-5. First Forest Overlook] [6-6. Bidahochi] [6-7. Flattops Circumnavigation] [6-8. Siltstone] [6-9. Titanic] [6-10. Historic Rainbow Forest Road] [6-11. Haystacks] [6-12. Blue Mesa Walkabout] [6-13. Petroglyph Canyon] [6-14. Sorrel Horse Mesa] [6-15. Dead Wash Overlook] [6-16. Painted Desert Saunter] [6-17. Martha’s Butte & Beyond] [6-18. Third Forest] [6-19. Agate Mesa Ramble] [6-20. Wilderness Loop] [6-21. “Starving Man”] [6-22. Bear Spring]

6-8. Siltstone

IMG_6092  Guided Backcountry Hike: Siltstone
Figure 6-8.1: 活動的起點在公園道路23至24 mile間的一個泥土路邊停車,跟[6-7. Flattops Circumnavigation]是同一個停車地點。這天早上太陽被雲擋住,而且只有冷支支的30s,大家都穿得很多。

IMG_6096 Cryptobiotic Soil
Figure 6-8.2: 這是cryptobiotic soil,因為昨天下過雨,所以是綠色而不是常見的黑色。

IMG_6100 Siltstone
Figure 6-8.3: Gary腳上踩的就是siltstone,但這岩石有何特別之處倒說不上來。

IMG_6132  Guided Backcountry Hike: Siltstone
Figure 6-8.4: 這團的人對地上的小東西很有興趣。

IMG_6135 Fossil,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
Figure 6-8.5: 右邊那一塊應該是某種動物的牙齒化石。

Siltstone是2018-2019年冬天新增的活動,地點跟[6-7. Flattops Circumnavigation]在同一個地方,也就是公園道路23至24 mile間的一個泥土路邊停車,之後會走過馬路到另一側探索一番。這兩個活動的性質也類似,都是以paleontology與archaeology為主,Siltstone在paleontology的部分多一點,但archaeology的精彩度不比Flattops Circumnavigation。

這次活動連我共四個人參加,是個不錯的小班制人數。人太少氣氛常常比較不是那麼high,人太多隊伍比較會拖。即使如此,這次活動還是比預期慢了一個半小時才完成,共走了五個半小時才結束,而不是預期的四個小時。之所以如此是有團員比較容易累,所以中間多休息了幾次。

這類的帶隊活動有很多較為年長的人參加,有時候在體力上會稍微跟不上。所以你如果有要參加這活動,最好要多預留額外的時間。據Gary所說,這次團員中兩位女的是幾年前開始這帶隊活動最早參加的人之一,算是Gary/Connie粉絲團的資深團員,她們住在離公園不遠的Winslow與Flagstaff,所以三不五時會來這公園參加這活動,順便活動一下筋骨;另一位男的叫Sam,之前也曾經參加過這活動,因為Siltstone這個新菜色而又回鍋。

IMG_6153 Clam Fossil
Figure 6-8.6: 這是clam。

IMG_6180 Cactus,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
Figure 6-8.7: 雖然公園算是沙漠,但仙人掌並不常見。

IMG_6187 Guided Backcountry Hike: Siltstone
Figure 6-8.8: 地上撿到的一環岩石。

IMG_6193 Guided Backcountry Hike: Siltstone
Figure 6-8.9: 這區域的地形與顏色都不算特別,不要對風景有太多期望。

IMG_6201 Guided Backcountry Hike: Siltstone
Figure 6-8.10: 這也是siltstone,但藍(紫)白相間很特別,像是人工搞出來的。

開始走沒多久就看到不少cryptobiotic soil這東西,而且在之後的路上還看到很多,是我在這公園看到最多這東西的一次。反正看起來都差不多,就擺Figure 6-8.2一張即可。比較特別的是,這次很多看到的cryptobiotic soil都是綠色,而不是常見的黑色。之所以如此是前一、二天有下雨,這些微生物在得到水分後變綠進行光合作用。

之前在集合的時候,Gary有說公園的Bill Parker可能會來,但不幸的是他並沒有出現。Bill Parker是在公園從事超過十年古生物研究的paleontologist,現在已經晉升為Director of Natural Resource。有興趣的話,可以在公園放映室的影片裡看到他。Gary之所以希望他來的一個原因是Figure 6-8.10這藍白相間的siltstone,看他能否提供更多資訊。

咦,就照幾張相片拿回去給他看不行嗎?相片並不總是正確傳達現場狀況,比如顏色可能跑掉,比例也常常無法正確傳達,也因此照那張相的人跟只看相片的人並不全然看到一樣的東西。此外,人在現場因為還會看到更多東西,對判斷一些事情也可能有幫助。

IMG_6209 Metoposaur Fossil,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
Figure 6-8.11: 這是我找到的一塊Metoposaur化石。

IMG_6226 Guided Backcountry Hike: Siltstone
Figure 6-8.12: 太陽終於開始探出頭來,大家實在是很認真在找化石。

IMG_6223 Guided Backcountry Hike: Siltstone
Figure 6-8.13: 太陽出來後讓風景看起來較為有趣。

IMG_6232 Metoposaur Fossil
Figure 6-8.14: 幾塊散開的Metoposaur化石。

Metoposaurs (from NPS)
Figure 6-8.15: 公園網頁對Metoposaur的描述,外型看起來像是鱷魚,一種很大隻但另一種很小隻。

參加這種到公園backcountry的活動很容易看到各種化石,除了常見的clam化石,也很常看到兩棲類還是爬蟲類動物的化石。在公園北邊看到的大都是Phytosaur,在公園南邊則以Metoposaur為主,比如這次活動就看到不少Metoposaur的化石。

雖然之前說可以在這種活動常看到化石,但很多時候都是Gary與Connie指出來,類似在國家公園看到野生動物是因為前方馬路已經形成animal jam。沒靠自己找到化石其實很正常,畢竟地上的東西看起來大都像是普通的石頭,而Gary與Connie在這公園走的路比大部分遊客開車的距離還長,所以他們大概知道走到什麼地方地上會有很多化石或印地安人的古物。

即使如此,我還是在一個他們兩人沒有意料到的地方找到一塊Metoposaur的化石,如Figure 6-8.11所示。這也許是髒到,不過多參加幾次這種活動後會有某種敏感度,因此在我看到地上某處有點突兀的狀況下順手撿來瞧瞧,果然心想事成。可惜沒有隨身攜帶剷子,要不然可能可以挖出一整隻~~~~~~(誤)。

實際上,即使Gary與Connie他們帶過很多次一樣的活動,還是可能找到之前沒看到的化石或古物,畢竟整片地這麼大,加上每次到這的時間有限,還有現場陽光角度的影響,沒人敢打包票一個區域已經做出完整的搜索。這也是他們兩個人還是樂此不疲的原因,人生就像是一場在石化森林裡的健行,你永遠不曉得會撿到什麼死骨頭。

IMG_6234 Clam Fossil
Figure 6-8.16: 另一種clam的化石。

IMG_6266 Guided Backcountry Hike: Siltstone
Figure 6-8.17: 岩石上的字看來是19世紀到這的人刻的。

IMG_6285 Guided Backcountry Hike: Siltstone
Figure 6-8.18: 太陽出來後走起來也較有勁。

IMG_6311 Guided Backcountry Hike: Siltstone
Figure 6-8.19: 中途休息的地方。

IMG_6313 Point
Figure 6-8.20: 撿到印地安人磨過的point。

雖然因為中間多次休息而使得整個活動時間拖得非常久,Gary還是決定稍微繞點路帶我們去看個他覺得special的東西。首先是看到Figure 6-8.22裡的鏟子,之後還看到Figure 6-8.23這刻有字的木頭。這兩樣顯然都不是印第安人留下來的,到底是誰幹的好事?

Gary認為這是當年CCC在這公園所留下的,而所謂的CCC就是Civilian Conservation Corps,是經濟大蕭條時期總統Franklin D. Roosevelt新政下促進經濟的產物,讓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到national park、national forest或是state park等地方從事造橋鋪路之類的建設工作。Figure 6-8.22裡的鏟子頗符合CCC的形象,那Figure 6-8.23裡那刻字的木頭是怎麼一回事?

跟據Gary所做的偵探工作,當年到這公園工作的CCC大都來自於東岸,尤其是賓州。那木頭裡的EAGLE與PHILA指的似乎是Philadelphia Eagles這1933年成立的職業football球隊(EAGLE旁邊那個圖案也許是football球員戴的頭盔),而CCC是在1934年開始到公園工作。

木頭上其他的字雖然是英文,但地位已經跟petroglyph那堆圖案差不多,除非找到當年刻字的那(些)人,很難進一步解讀。

不管是鏟子或是木頭,都可以算是當年在公園隨地丟棄的垃圾。但因為時代夠久遠,這兩樣東西現在的地位已經變成是古蹟,所以看就好,不用好心幫公園清除垃圾而帶走丟掉。

IMG_6319 Guided Backcountry Hike: Siltstone
Figure 6-8.21: 走到這還是整片光禿禿的沙漠,但藍天白雲看起來的感覺好很多。

IMG_6337 Shovel Left by CCC,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
Figure 6-8.22: 地上竟然有剷子?

IMG_6342 Log Left by CCC
Figure 6-8.23: 另一處還有被刻上字的木頭。

IMG_6351 Pottery,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
Figure 6-8.24: 散落的pottery。

IMG_6360 Guided Backcountry Hike: Siltstone
Figure 6-8.25: 從這地方可以zigzag走下去到馬路邊,很快就會回到這活動的起點。

從一開始的cryptobiotic soil到最後的CCC,帶隊的Gary與Connie也都很有耐心地跟大家一起在地上找化石,這次活動的品質依然相當高(團員不多也有幫助),但因為沒有特別亮眼的風景可以看,也許不符合大眾口味。

高山、冰河、湖泊以及沿路的野花與野生動物通常是大部分人在hiking時較有興趣看到的景物,但在沙漠裡看到古人的遺跡、甚至是幾百萬年或是上億年的化石可能是更難得的經驗。即使現在不是那麼appreciate這些東西,不表示以後也不會,畢竟人的某些想法是可能隨時間改變的。

我對paleontology與archaeology這兩個領域一開始也不算是特別熱衷,不過在跟Gary/Connie以及Matt/Dorenda走了這麼多次的backcountry後,現在倒是比以前有興趣很多,也許是因為走了夠多次,也可能是以hiking的方式而不是用定點或在博物館裡進行的關係,或就只是因為年紀夠大到懂得欣賞這些東西。

印象中,除了Figure 6-8.25這活動尾聲要走回馬路的下坡路段,並沒有走到什麼讓我覺得驚險刺激的地方。我自己覺得不算難走,但有人可能會struggle。即使如此,鞋子依然要穿好點,不嫌麻煩的話hiking pole還是可以帶著。

Previous Next


[6-1. Four Bridges] [6-2. Historic Blue Forest Trail] [6-3. Petroglyph Mesa] [6-4. Red Basin/Clam Beds] [6-5. First Forest Overlook] [6-6. Bidahochi] [6-7. Flattops Circumnavigation] [6-8. Siltstone] [6-9. Titanic] [6-10. Historic Rainbow Forest Road] [6-11. Haystacks] [6-12. Blue Mesa Walkabout] [6-13. Petroglyph Canyon] [6-14. Sorrel Horse Mesa] [6-15. Dead Wash Overlook] [6-16. Painted Desert Saunter] [6-17. Martha’s Butte & Beyond] [6-18. Third Forest] [6-19. Agate Mesa Ramble] [6-20. Wilderness Loop] [6-21. “Starving Man”] [6-22. Bear Spring]

[1. 簡介] [2. 旅遊建議/食宿交通] [3. Painted Desert] [4. Blue Mesa] [5. Petrified Forest] [6. Off the Beaten Path] [7. More about the Park] [8. Conclu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