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10, 2008

Blog Announcement, Dec 10/2008


真不敢相信,離上次寫部落格公告已經有四個月。並不是這期間沒創造出什麼業績,而是因為業績太多而沒空來動手寫公告。我想,照例把這四個月完成的文章列一下好了

Glacier National Park
Jefferson's Big Deal --- Louisiana Purchase
Crater Lake Lodge
National Park vs National Monument
Cedar Breaks National Monument
John Muir National Historic Site
Lassen Volcanic National Park (大修)
Silicon Valley (小修與補圖)

這裡面,Glacier National Park那篇是最累的,在差不多每個下班的晚上寫個約三小時的情形下,花了約一個月才完成。還好這不是上課要交作業,要不然我一定學侯文詠當年以寫新詩的方式交作業,改成放上一堆圖片,再補上一些解說就交差了事。反正大家都說有圖有真相,或是千言萬語抵不上一張相片!

Lassen那篇雖然很早就寫好了,但不算精緻。在之前這幾個月裡去了幾次,也多去了一些之前沒去的的地方,因此一方面增加了這部分,另一方面則是換了不少相片;在改這篇的同時,對這公園四種火山解說的那一段,我做了個新嘗試。就是把遊客中心裡的解說看牌,用相機照下來,然後放進去這篇的正文當輔助。我自己還蠻喜歡這種作法的,我想之後我會盡量沿襲這個方式,也逼我自己好好研究遊客中心的各種解說。

IMG_1672 Half Dome
Yosemite National Park。

這段期間我搬了家,距離只有五分鐘左右,從原來的公寓搬到了大學同學的家。房租加水電費瞬間少一半是最大的好處,還兩人輪流隔週煮晚餐,使得晚上有更多時間搞這些有的沒的。另一個好處是,房東也喜歡去國家公園這種地方,已經跟他去過Sequoia/Kings Canyon、Yosemite與Lassen這幾個地方了。他喜歡深度旅遊,進去遊客中心這種地方,一般人是走馬看花,大概買個紀念品,不用十分鐘就閃人。但他可以慢慢看那些解說與展示,上次在Sequoia的Giant Forest Museum裡,我們就因此待了二小時!不過我可以因此有更多的時間好好照相就是,所以也可以說是相得益彰。

說到照相,十月初在Costco買了一台Canon 450D,是我的第一台DSLR(數位單眼相機)。一開始其實並沒有在注意這台,但因為逛Costco時看到價位令人滿意,再加上有三個月的試用期,還有Canon的東西要買賣二手貨也很容易,就加入了這個相機界的邪惡帝國。後來又花了不少$$添購了鏡頭以及B+W的濾鏡,現在已經是欲罷不能了。過陣子得拿去退,再重買回來。因為當初買的時候是$999並附18-55與55-250這兩顆kit鏡,現在已經降價成$849了,當然得去把這$150的差價要回來。

IMG_2131 Joshua Tree & Rock
Joshua Tree National Park。

如果說買傻瓜就像是買一杯別人調好的咖啡,單眼就是重頭到尾自己泡的咖啡,因此一開始不保證可以得到更好的品質。有太多因素會影響到成像品質,必須花一段時間一一克服。所花的時間包括去照相、檢討、看書、上網、以及後製等等,相當花精力與時間,為的就是將這台相機的性能發揮到最大。目前我已經可以照出比之前用傻瓜quality好很多的相片了,不過還是有蠻大的改善空間就是,因為一些以前用DC照不會去注意的地方現在也會去注意了。

這邊放上的這幾張,是這一個多月來試照的相片,不過得點進去放大效果才會比較好。我曾經嘗試直接在文章裡放大,但效果很差,所以還是請想看的人自己點進去放大好了。用的鏡頭是Canon 10-22mm的超廣角鏡頭,我對這顆鏡頭的performance感到滿意。其他的試照相片我放在Flickr,有興趣的可以去看。

IMG_2356 Statue of Juan Rodriguez Cabrillo, Afternoon
Cabrillo National Monument。

另一方面,單眼因為可以搭配各種不同焦段的鏡頭以及各式輔助器材,有更寬廣的題材可以發揮。我目前擅長照landscape這方面的題材,對這方面的嗅覺也較敏銳。但上次去John Muir NHS時,發現一進屋內我當場不曉得該如何照,也許是該像演藝人員一樣,必須開始轉型免得被定型了。總之,我在這blog的Topics裡又新增了Camera/Photography這一項,之後應該會放一些相關的文章或相片上去。也因為這段期間在stablize這台新相機,寫文章的時間就被剝奪了。反正我本來就沒在趕寫文章,原本預定的就順延吧。

聖誕節期間公司要shut down一週,所以就安排了Texas與New Mexico這一區的十天旅遊,要去的主要地方有:

Big Bend National Park
Guadalupe Mountains National Park
Carlsbad Caverns National Park
White Sands National Monument
Saguaro National Park

IMG_2764 Crater Lake & Tourists
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

有些地方我已經去過了,但我還是有興趣去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如果你有看我寫過的國家公園,應該會發現我都去不只一次。是的,我不太會在只去一次的情況下就寫,尤其是國家公園,因為怕會出現瞎子摸象的情形;另一個原因是,我不是用遊記的方式在寫,而是用instruction或是user manual的方式寫,因此我希望可以用較全面性的角度去描述這些東西;此外,不同次去,心情不同,看的角度不同,樂趣不同,收穫也不同。因此雖然很多人不想舊地重遊,但我倒是多多益善。國家公園並不是只能做養眼的事情,其實是一個各項領域高度整合的地方,瞭解越多,越覺得裡面值得玩味的東西越多。

這趟美國西南部之旅玩回來沒幾天,又是一月一日的假期。上次跟俄羅斯人八月中去Crater Lake,他覺得這湖確實很漂亮,但也順便給了個it's fxxking cold的comment。真不曉得他在西伯利亞住那麼久是在住什麼東西(他在哈薩克出生),不過在華氏四十度左右的溫度(約攝氏五度)下露營而已!而我這個在亞熱帶住了快卅年的人都沒在喊冷了......。於是我就說,我一月一日打算要去一趟Death Valley,而Death Valley的冬天應該比Crater Lake的夏天溫暖。於是他當場reserve了這一趟tour,而我該兌現承諾的時候也不遠了;巧合的是,另一個大學同學上週email跟我說這段期間剛好要到San Francisco五天左右,所以一月三日從Death Valley回來後,一月四日那個星期天我可能得帶他們來個Yosemite一日遊;如果天公做美的話,一月份搞不好還得找個週末去一趟Crater Lake,因為這是另一個人跟我reserve的。但Crater Lake的冬天天氣多變,很難那麼早決定該那個週末去,必須時常檢查天氣才能決定。

IMG_3012 Lassen Peak, Winter Afternoon
Lassen Volcanic National Park。

目前正在著手寫的是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快的話應該在一月中前可以寫完,最慢也該在一月底完成。

Previous Blog Announcement:

Aug 3/2008
May 20/2008
Apr 26/2008
Apr 2/2008
Mar 19/2008

Crater vs Caldera


這篇是從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那篇擷取出來的一小段並稍做些修改,主要是解釋crater與caldera的差別。

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解釋crater與caldera差別的解說牌。










就如同Bryce Canyon不是canyon,Capitol Reef不是reef,Death Valley不是valley,Crater Lake其實也不是crater,而是個caldera。如果你查中文字典,crater翻譯成火山口,而caldera則可能翻譯成巨火山口,感覺除了size不同外,差異不大。一般非地質專家在幫地形景觀命名,大致是以貌取景,覺得看起來像valley,就把它叫成XX Valley;覺得看起來像canyon,就把它叫成OO Canyon。

除了外貌外,地質界會以這景觀形成的作用力或形成方式來命名。所謂的crater,一般是火山噴發由地底通到地面的一個噴氣出口,在噴發完後留下的一個洞;至於caldera,往往是附近有很多個crater在噴發或其他火山運動,在地底被淘空後倒塌而形成的一個大洞。也就是說,caldera有牽涉到倒塌這個過程,但crater並沒有。

Crater Lake由於牽涉到倒塌這個過程,因此地質正確的叫法應該是叫成Caldera Lake,也是很多地質基本教義派為Crater Lake發起正名運動的原因。

這張是從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的Watchman Overlook照的,可以同時看到前景Wizard Island上的crater與被Crater Lake湖水填滿的caldera。















報社主編Jim Sutton在1869年探索Crater Lake的旅程中,爬上了Wizard Island,並為湖取了Crater Lake這名字而一直沿用至今。有些人是說,Jim Sutton是因為看到Wizard Island山頂上的crater,所以才將這湖取為Crater Lake。也就是說,crater指的是Wizard Island上的那個洞,不是被這個湖填滿的大洞。

遊客正走進Wizard Island上的crater,大概一分鐘就可以走到crater的底部了。在這個火山口的邊緣走一圈大概不用十分鐘;但如果你以時速35哩開車繞Crater Lake一圈,大概要一小時才能繞完。















Wizard Island地質上屬於cinder cone,就跟Death Valley的Ubehebe Crater與Lassen裡的Cinder Cone一樣,確實都屬於crater。不過,說Jim Sutton是看到Wizard Island上的crater才將這湖取為Crater Lake,我是覺得也轉得太硬了點。

包括最有名的Old Faithful Geyser,都在Yellowstone的caldera裡(from geology.com)。





















除了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外,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是另一個跟caldera相關很大的國家公園。如上圖所示,公園有大約一半是在當年火山爆發倒塌的caldera裡,而這些geyser(噴泉)、spring(溫泉或熱泉)與fumarole(噴氣孔)等地熱景觀,都是火山活動後的產物。


Back to US National Park (supplement)

Wednesday, December 3, 2008

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 (5)


[1. 簡介] [2. 景點與旅遊建議] [2-1. Rim Village] [2-2. Garfield Peak Trail] [2-3. Lake Southeast] [2-4. Mount Scott Trail] [2-5. Lake North] [2-6. Cleetwood Cove Trail/Boat Tour/Wizard Island] [2-7. Lake West/Watchman Peak Trail] [2-8. Ranger Guided Snowshoe Walk] [3. 食宿與交通] [4. 公園大小事] [5. 感想]

5. 感想

從我2006年第一次到這,到目前為止我已經來差不多十次了,這不是我當初所預料得到的,雖然其中有幾次是應觀眾要求帶人家來的。其實這裡離我住的地方不遠,單程只要七個半小時至八小時就可以開到(我知道大家很難接受這叫做不遠,但習慣後就真的覺得不遠了),利用週末或長週末可以用多次的方式慢慢將這個地方玩遍,好處是可以在不同季節看到不同的景色,缺點是得多花油錢以及旅館錢。

圖5.1: 這張是四月照的公園入口告示牌。






















說實在的,我已經忘記我第一眼看到這湖是什麼感覺了,但至少不覺得我之後會繼續到這裡這麼多次,只能說是因緣際會造成的。後來變得欲罷不能,最近幾次則是因為想照些相片而來的。這陣子開始玩DSLR後,覺得庫存的相片裡有一些遺珠之憾,所以我想我至少還會繼續來個二至三次。

這裡雖然不像美加邊界的Glacier National Park或是美墨邊界的Big Bend National Park那麼偏遠,但從某種角度來說其實也很偏遠,因為離最近的大城市Portland也要五小時的車程。不過,能花個二、三天在這湖邊悠閒地從事些活動,那一點的舟車勞苦是非常值得的。我非常喜歡去Crater Lake Lodge的後陽台,坐在搖椅上看湖、聊天或是看書報雜誌。如果你跟家人或是三五好友到這公園,我非常推薦你也可以花點時間做這件事。

另一件事情是,在我參加了ranger-guided snowshoe walk後,對這公園的認識又更加深了一層。以前總以為冬天就在家冬眠就對了,除了滑雪以外,應該沒其他事好做。但經過了這次的snowshoe walk後,覺得這是個冬天版的hiking,讓我在冬天的活動力大增。附帶的好處是,在規劃其他公園的冬遊時,不再是只能到此一遊,而是可以藉著snowshoe做更多的活動,並讓旅遊更加多樣化。

Previous Back to US National Park


[1. 簡介] [2. 景點與旅遊建議] [2-1. Rim Village] [2-2. Garfield Peak Trail] [2-3. Lake Southeast] [2-4. Mount Scott Trail] [2-5. Lake North] [2-6. Cleetwood Cove Trail/Boat Tour/Wizard Island] [2-7. Lake West/Watchman Peak Trail] [2-8. Ranger Guided Snowshoe Walk] [3. 食宿與交通] [4. 公園大小事] [5. 感想]

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 (4)


[1. 簡介] [2. 景點與旅遊建議] [2-1. Rim Village] [2-2. Garfield Peak Trail] [2-3. Lake Southeast] [2-4. Mount Scott Trail] [2-5. Lake North] [2-6. Cleetwood Cove Trail/Boat Tour/Wizard Island] [2-7. Lake West/Watchman Peak Trail] [2-8. Ranger Guided Snowshoe Walk] [3. 食宿與交通] [4. 公園大小事] [5. 感想]

4. 公園大小事

這邊提供一些跟Crater Lake的相關知識,雖然不養眼,但其實還蠻有意思的,可以提供另一種欣賞的角度。我把在公園景點、遊客中心或是Sinnott Memorial Museum看到的解說牌盡量穿插在文字其中,希望可以增加一些臨場感。實際上,NPS(National Park Service)對於國家公園還有傳道、解惑以及授業的目的,希望藉由這些養眼的東西,可以讓大家有興趣更深入去瞭解來龍去脈,並珍惜這些得來不易的結果。

A. Crater Lake的形成
B. 為何Crater Lake的湖水可以這麼藍?
C. 叫我第一名:Crater Lake的湖水清澈度
D. The Discovery of Crater Lake
E. Deep Blue Lake, Crater Lake and Then Caldera Lake?

以上是下面要介紹的表列,你可以只挑你有興趣的看。

A. Crater Lake的形成

圖4.1: 按下扭後的紅色亮點為地震發生的地點,可以清楚看到環著太平洋。由於也是火山活動的地區,因此被稱為Ring of Fire。

















環太平洋因為地殼板塊的移動,有著非常豐富的地震以及火山活動。Oregon就處於這個區域,且南邊的Cascade Range在大約四十萬年的時間裡,因為不斷的火山運動而形成了一座高約11,000呎的火山,當地的印地安人稱之為Mt. Mazama,意思是mountain goat。

圖4.2: Mt. Mazama的倒塌與Crater Lake的形成(from USGS)。























然而,在距離現今約七千多年前,這座山發生了大規模的噴發活動,大量的火山灰以及熔岩(lava)從山底噴發出來,規模比1980年聖海倫火山(Mt. St. Helens)的爆發還強大超過100倍!

圖4.3: 這是Mt. Mazama爆炸威力的示意圖。若將1980年的聖海倫火山的爆發量當作一湯匙,維蘇威火山大概是一個量杯大小,而Mt. Mazama大概是三個紙裝牛奶的大小。有興趣的話,還可以看到黃石公園大概相當於一大筒水。如果你有美國時間的話,還可以想想為何同樣是火山爆發,這邊會變成漂亮的湖,而黃石公園會有一堆噴泉以及溫泉。
















山底的岩漿(magma)在噴發下逐漸被掏空,終於無法支撐過重的山頂而發生倒塌,形成了直徑約5哩、深約4,000尺的一個像水槽般的盆地。一些小規模的噴發在倒塌後繼續發生,生成了現今看到的Wizard Island,並在約五千年前停止了所有的火山噴發活動。之後,雨水與雪水將整個凹槽填滿成一個湖,也就是我們今日所看到的Crater Lake。

在公園Rim Village附近的Sinnott Memorial Museum裡有一段約不到五分鐘的影片解釋這個過程,動畫的效果很好,我極力推薦大家去看一下。

圖4.4: 今日的Crater Lake,可以在postcard、磁鐵與馬克杯看到這一張相片,但得坐飛機從空中照(from Wiki)。














B. 為何Crater Lake的湖水可以這麼藍?

圖4.5: 這個是公園對湖水顏色的解釋。


















藍色的湖水是很多高山湖(alpine lakes)的特徵,但Crater Lake的藍更是突出。一個原因是因為湖底深,使的長波長的光被吸收,只剩下短波長的藍光被散射(scatter)出湖面並到達我們的眼睛,因此呈現出藍色的湖水。以上是從物理角度的解釋。

一百多年前,英國科學家Lord Rayleigh曾經用數學推導(得用到PDE、Separation of Variables、Spherical Bessel Function、Associated Legendre Polunomial等)證明天空為何是藍的,在波長遠大於散射粒子的情況下,散射強度會跟波長的四次方成反比(稱為Rayleigh Scattering),因此藍光較短的波長擁有最強的散射強度,也就是為何我們之所以會看到藍色的天空(但無法解釋為何天空不是紫色的)。我自己的猜測是,也許可以用類似的方法推導出一樣的結論,但看有沒有人有美國時間去做這件事。

另一個之所以藍的原因跟湖水的清澈度或是純度有關。大家都曉得,在都市因為污染,空氣中有很多雜質或懸浮粒子,所以天空常常看起來灰灰的,不若郊區或山上的天空藍;湖水也是類似,如果雜質太多,包括人為或是天然因素,湖水的顏色純度也會被降低。像Crater Lake這種高山湖,因為只能有雨水或雪水注入,沒有其他河流的水攜帶其她有的沒的進去湖裡,因此天然純度沒有問題,只要不要受到人為破壞。

如果你有特別注意湖水隨時間甚至季節的顏色變化的話,你還會發現跟陽光以及觀察角度有關。雖然都是藍色,但藍得深或淺會有些不同。逆光或是在太陽太低的角度,是看不到藍色湖水的。

C. 叫我第一名:Crater Lake的湖水清澈度
圖4.6: 用來量測水純度的Secchi disk。






















第一次量測Crater Lake湖水清澈度發生於1896年由地質學家Joseph S. Diller(他也研究過Lassen Volcanic National Park裡的Cinder Cone)執行,他那時將直徑10吋的晚餐用的盤子放入湖水裡,非常吃驚地發現竟可以在接近100呎的深度還看到這塊盤子!從那之後,科學家開始用Secchi disk做測量,越深可以看到這個disk,就表示水的清澈度越高,至今至少量過幾百次了。在1997年的一次量測中,科學家發現可以在Crater Lake水深144呎(44公尺)的地方還看得到放入水裡的Secchi disk,是目前地球上所有湖水的最深紀錄(若連海水也算進去,最深的紀錄在南極,約80公尺)。

由於臭氧層的破洞使得研究紫外光(UV light)變得重要,世界的水域變成研究紫外光效應的一個場所,Crater Lake也不例外。如果用紫外光量的話,科學家發現Crater Lake的紫外光穿透深度達320呎,比世界上被視為潔淨的海水如紅海、巴哈馬群島海域等地還要潔淨很多;在2000年後的最近一次量測裡,發現在某些月份,Crater Lake表面湖水的紫外光穿透率較之世界任何水域(包括海水)的穿透率還高,包括南極附近的海水。

D. The Discovery of Crater Lake

圖4.7: John Wesley Hillman發現Crater Lake的紀念牌(from Wiki)。











印地安人早就知道Crater Lake的存在,並目睹Mt. Mazama的爆發以及整個倒塌的經過。這湖被他們視為是神聖的,且據說如果看了湖水一眼,就會帶來死亡。也因此他們對這湖是守口如瓶,使得白人一直到十九世紀中才發現這個地方。1853年時,因為趕加州淘金熱的潮流,John Wesley Hillman夥同其他淘金的朋友,才在打獵的過程中因為追趕獵物而到達了Crater Lake的湖畔,親眼目睹這個湖並拜服在那深藍色的湖水,還將這湖命名為Deep Blue Lake。他目睹這個湖的地方,就是公園裡的Discovery Point。由於當初找黃金是top priority,看到這湖只是個bonus,再加上他們戴上來的糧食不是很夠,所以在發現這湖後並沒有繼續待太久,必須回山下補充糧食,這件事也就很快就被忘記。之後雖然他有跟人提起這件事,但因為當時大眾對Oregon這地方不是很熟,聽了就過,並未流傳開來。

另有一說是,更早之前John C. Fremont(加州灣區的城市Fremont以及美國很多冠上Fremont的名子,都是以他命名的)於1843與1846年間,曾經率探險團到達Crater Lake區域,並且有通過Mount Scott東邊的地方。雖然Fremont在他的日記裡有寫到"great sunken hole"這個故事,但很多人認為他並沒有真正看過這個湖。

不管如何,John Wesley Hillman仍然是記錄上第一個發現Crater Lake的白人。

1862年時,Oregon又有另一組prospector(想要藉採黃金或採礦致富的人)探勘Oregon的Cascade Range,Crater Lake也在他們探勘的區域。他們的帶頭大哥Chauncy Nye後來在看到Crater Lake以及整個探勘過程結束後,寫了一篇相關的短文,文中並提到“The waters were of a deeply blue color causing us to name it Blue Lake.”這是Crater Lake第一次發表在刊物上,但被叫做Blue Lake。

由於1850年代當地居民與印地安人衝突不段,美國陸軍進駐現今公園邊界南邊的Fort Klamath,並負責造橋鋪路的工作。這造橋鋪路的工作除了對軍事行動有幫助,對靠打獵的獵人拼經濟也一樣有幫助。於是在1865年的八月一日,兩位獵人藉此「重新」(這邊用重新,可能是因為這些人沒有看書報的習慣,所以不曉得Chauncy Nye已經在三年前將Crater Lake的發現發表在刊物了)發現了Crater Lake,並報給營區的阿兵哥聽。於是包括這些阿兵哥以及附近的居民,迫不及待地跑向這個傳說中的湖,而傳說也變成了事實。其中Sergeant Orsen Stearns這位阿兵哥也是敗倒在這藍色的湖水,為了一親這湖水,於是沿火山緣爬下去,成為第一個到達Crater Lake湖邊並touch到Crater Lake湖水的白人。另一位叫Captain F.B. Sprague接著跟著下去,雖然他沒有搶到到達湖邊的頭香,但他建議Sergeant Orsen Stearns以Lake Majesty來為這湖命名,並獲得同意(因為湖緣很陡,一開始Crater Lake不被認為可以走到湖邊,於是他們的長官發出一道命令,第一個到達湖邊的人可以為這湖命名)。

不曉得是缺稿還是怎樣,1869年的七月,新聞主編Jim Sutton夥同其他人,決定要到Lake Majesty瞧瞧,並且要坐船來好好探索一番。到了八月,將造好的船放入湖中,五個人坐上船到達了Wizard Island,登上了Wizard Island的山峰並在島上待了好幾個小時探索。在這之後,Sutton為此寫了一篇文章刊登在報紙,但他不用Lake Majesty而改以Crater Lake來稱呼這個湖,而這個名字也因此沿用至今(也就是說,Sergeant Orsen Stearns的命名權被X了)。

圖4.8: 1874年由Peter Britt照的第一張Crater Lake照片,他在湖邊等了好幾天才終於等到雲散開,得以照下這一張相片。William Gladstone Steel後來常用這張相片去遊說議員支持成立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from NPS)。














E. Deep Blue Lake, Crater Lake and Then Caldera Lake?

圖4.9: 公園的解說牌解釋crater與caldera的差別。









圖4.10: 如果上圖的解說還不夠清楚的話,這張在夕陽時從Watchman Overlook照的應該就很有臨場感了,可以同時看到Wizard Island上的crater與被Crater Lake湖水填滿的caldera。















上面談到從Deep Blue Lake、Blue Lake、Lake Majesty一直到Crater Lake的命名經過,而最後採用的Crater Lake已經沿用了一百多年。不過,地質學家對這個名字並不滿意,因為crater這個字用在這個湖是個地質不正確的名字。

就如同Bryce Canyon不是canyon,Capitol Reef不是reef,Death Valley不是valley,Crater Lake其實也不是crater,而是個caldera。如果你查中文字典,crater翻譯成火山口,而caldera則可能翻譯成巨火山口,感覺除了size不同外,差異不大。一般非地質專家在幫地形景觀命名,大致是以貌取景,覺得看起來像valley,就把它叫成XX Valley;覺得看起來像canyon,就把它叫成OO Canyon。

除了外貌外,地質界會以這景觀形成的作用力或形成方式來命名。所謂的crater,一般是火山噴發由地底通到地面的一個噴氣出口,在噴發完後留下的一個洞;至於caldera,往往是附近有很多個crater在噴發或其他火山運動,在地底被淘空後倒塌而形成的一個大洞。也就是說,caldera有牽涉到倒塌這個過程,但crater並沒有。Crater Lake由於牽涉到倒塌這個過程,因此地質正確的叫法應該是叫成Caldera Lake,也是很多地質基本教義派為Crater Lake發起正名運動的原因。

如果你有看我前面寫的The Discovery of Crater Lake這一段,會知道Jim Sutton爬上了Wizard Island,並為湖取了Crater Lake這名字。有些人是說,Jim Sutton是因為看到Wizard Island山頂上的crater,所以才將這湖取為Crater Lake。也就是說,crater指的是Wizard Island上的那個洞,不是被這個湖填滿的大洞。

Wizard Island地質上屬於cinder cone,就跟Death Valley的Ubehebe Crater與Lassen裡的Cinder Cone一樣,確實都屬於crater。不過,說Jim Sutton是看到Wizard Island上的crater才將這湖取為Crater Lake,我是覺得也轉得太硬了點。

Previous Next


[1. 簡介] [2. 景點與旅遊建議] [2-1. Rim Village] [2-2. Garfield Peak Trail] [2-3. Lake Southeast] [2-4. Mount Scott Trail] [2-5. Lake North] [2-6. Cleetwood Cove Trail/Boat Tour/Wizard Island] [2-7. Lake West/Watchman Peak Trail] [2-8. Ranger Guided Snowshoe Walk] [3. 食宿與交通] [4. 公園大小事] [5. 感想]

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 (3)


[1. 簡介] [2. 景點與旅遊建議] [2-1. Rim Village] [2-2. Garfield Peak Trail] [2-3. Lake Southeast] [2-4. Mount Scott Trail] [2-5. Lake North] [2-6. Cleetwood Cove Trail/Boat Tour/Wizard Island] [2-7. Lake West/Watchman Peak Trail] [2-8. Ranger Guided Snowshoe Walk] [3. 食宿與交通] [4. 公園大小事] [5. 感想]

3. 食宿與交通

最佳的住宿地點首推Crater Lake Lodge,雖然價錢較其他選擇貴了不少,但整體來說我覺得不像Death Valley的Furnace Creek Inn或Yosemite的Ahwahnee Hotel那麼搶錢。旅館也有餐廳提供三餐服務,且大廳是個不錯的交誼地點,後陽台還可以看日出與欣賞日落,可以說是生活機能最好的地方。這是棟非常具有歷史性的旅館,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我寫的Crater Lake Lodge,裡面有更詳細介紹。

湖邊的Rim Village雖然也有提供餐點,但主要是sandwich、hot dog以及salad等午餐以及一些零食,適合解嘴饞而不適合晚餐。此外,這裡也沒有提供住宿。

圖3.1: 六月初剛營運開張的Crater Lake Lodge。















圖3.2: 我住的當晚下雪,這是隔天早上的情景。















圖3.3: Rim Village外的遊客。















公園內另外的選擇是Mazama Motor Inn,屬於較平價的選擇,但是位在公園的入口處且看不到湖;如果要camping的話,Mazama Campground是機能最完善的,且Mazama Motor Inn就在附近,這兩個地方都在地圖裡的Mazama Village。這邊除了也有提供餐廳外,也有雜貨店以及洗澡的地方,晚上還有evening program可以參加。不過公園內的住宿很容易被reserve完,甚至是campground。遇到例假日或是長假日,最好早點reserve,不然很有可能一位難求。如果要住帳棚,最好衣服要帶夠,因為這邊晚上可能會接近攝氏零度,即使是七八月的夏天。

公園外的話,我推薦Union Creek Resort,地點大概在OR-62與OR-230的交叉口,離公園約卅分鐘。他們的小木屋價錢與品質我認為公道,有的還提供廚房可以自己帶東西去煮,可能是冬天最好的選擇。如果不想自己煮,他們也有餐廳提供三餐。

圖3.4: Union Creek Resort的單人小木屋,有附冰箱以及微波爐。






















圖3.5: Mazama Village的雜貨店,旁邊是campground註冊的地方。

















圖3.6: Mazama Village的餐廳,屬於自助式的,我吃過的感覺是普通。















公園外最大的城市是Medford,有最多的住宿以及用餐選擇,但是離公園約有將近二小時的車程。若你只想花一整天或更少時間在公園,這是個可以考慮的住宿地方。走I-5先到Medford,之後再接OR-62到公園可能是從加州到這公園最方便的走法;如果是從Portland或Seattle這方向過來,可以在Roseburg這地方走OR-138,到了公園邊界再以OR-209從北邊進公園,但這條路冬天與春天沒剷雪所以無法通行。

圖3.7: 由Medford往Crater Lake的OR-62途中,可以看到Mount McLoughlin,下午順光看較好。這張是四月照的,夏天也許就看不到山頂上的雪了。













圖3.8: 八月初跟俄羅斯人在這camping,俄羅斯人campfire升半天升不起來,最後還是靠我升起來的。
















圖3.9: 這是我準備的火鍋與沙茶醬,所以基本上那次camping的事情我全包了。














如果有打算跟Lassen Volcanic National Park以及Lava Beds National Monument一起玩的話,也許可以在中途住宿Klamath Falls。時間更多的話,甚至可以考慮再去Redwood National Park與Oregon Caves National Monument。

Previous Next


[1. 簡介] [2. 景點與旅遊建議] [2-1. Rim Village] [2-2. Garfield Peak Trail] [2-3. Lake Southeast] [2-4. Mount Scott Trail] [2-5. Lake North] [2-6. Cleetwood Cove Trail/Boat Tour/Wizard Island] [2-7. Lake West/Watchman Peak Trail] [2-8. Ranger Guided Snowshoe Walk] [3. 食宿與交通] [4. 公園大小事] [5. 感想]

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 (2-8)


[1. 簡介] [2. 景點與旅遊建議] [2-1. Rim Village] [2-2. Garfield Peak Trail] [2-3. Lake Southeast] [2-4. Mount Scott Trail] [2-5. Lake North] [2-6. Cleetwood Cove Trail/Boat Tour/Wizard Island] [2-7. Lake West/Watchman Peak Trail] [2-8. Ranger Guided Snowshoe Walk] [3. 食宿與交通] [4. 公園大小事] [5. 感想]

2-8. Ranger Guided Snowshoe Walk

IMG_9016
圖2-8.1: 貼在牆上的Ranger-Guided Snowshoe Walk告示。

這公園在冬天有ranger帶著大家穿snowshow走個約二小時的活動,一般都是在週末天氣好的中午舉行。公園會提供免費的snowshoe給大家,你只要穿一般的布鞋就可以套上去,所以不需要自己額外準備snowshoe。當然,如果你覺得自己買的比較合身,也可以自己帶。我去Amazon查了一下,一雙snowshoe大概都要$60以上。

雖然告示上是說得八歲以上的小孩才能參加,但以我參加過在Lassen Volcanic National Park這個活動的經驗,他們不會吃飽太閒去檢查這件事。所以只要不要差太多且體力夠承受約二小時的路程,應該也不會有太大問題。如果你有夠大的小孩,我蠻推薦參加這個活動的。

IMG_9154
圖2-8.2: 中午一點時的參加遊客與帶隊的ranger。

IMG_9158
圖2-8.3: 二位ranger開始發snowshoe給遊客。

我下面的正文會寫不少這方面的準備以及注意事項,所以如果你暫時不想看這些而只想神遊或是感受一下這活動的氣氛,不妨只看相片以及相片下面的說明。我共放了約60張相片在這一頁,都是用Canon 450D這台單眼以及本廠的17-85mm鏡頭照RAW再轉JPG,保證讓你看了「飽又醉」。若你對參加這活動有興趣,就慢慢看我下面的正文吧!

IMG_9160
圖2-8.4: 這次的snowshoe walk是從Crater Lake Lodge出發,雖然公園是說大都從Rim Village開始。

IMG_9166
圖2-8.5: 帶隊的ranger之一,表情看起來還蠻sunny的。

這活動的告示在十月左右就已經貼出來了,且活動時間是從十一月底到四月,在確定十一月有下過雪後,我十二月初時去了一趟,但沒想到因為積雪不夠多所以不舉行;原本打算在一、二月的時候找個時間再去,但Crater Lake的冬天天氣非常不穩定,星期一看預報說週末會是晴天,到了星期三或四往往預報成週末會下雪,所以一直遲到四月初才歹到機會。

這其實是常態,因為我在一年前的同一段時期曾經想在冬天去Crater Lake,也是觀察了差不多二個月才也是在四月的時候因為天氣夠好才成行。所以如果你對這種活動有興趣且住美國加州的話,別的國家公園機會會好很多,包括Lassen、Yosemite、Sequoia/Kings Canyon等。如果你是住所謂的Pacific Northwest這一區如Oregon的Portland或是Seattle的話,則有Olympic以及Mount Rainier這兩個國家公園可以選擇。不過那一區可能天氣更不穩定,尤其是Mount Rainier。不過Mount Rainier這活動在天氣許可的嚴冬是天天舉行,不限於週末就是。

IMG_9175
圖2-8.6: 帶我這一小隊的ranger,是個volunteer,而不是正式的。國家公園裡有非常多這種自願的義工,大部分感覺起來跟正式的ranger沒啥差別。

IMG_9176
圖2-8.7: 我選擇這隊的原因是因為有較多小孩,這時才發現竟然跟正妹同一隊!

其他包括Rocky Mountain、Glacier甚至是Bryce Canyon這幾個國家公園也都有這種活動。所以如果你是住這附近、或是有規劃到這邊進行冬遊的話,可以去官方網站查一下,因為有的可能需要事先簽到或是預約。此外,在初冬的時候最好打個電話去問一下,以免因為積雪還不夠厚所以不舉行。

IMG_9179
圖2-8.8: 兩隊同時出發,我運氣不錯選了這一隊,因為可以以Crater Lake Lodge當背景照另一隊人馬,感覺很特別。

IMG_9183
圖2-8.9: 這是我們這一隊的遊客,要一路走到前方的樹林裡。

我在當天的早上十點Visitor Center剛開時就進去詢問這活動是否如期舉行,得到的答案雖然是肯定的,但ranger跟我說一團只允許30人,不但今天已經被預約滿、隔天也已經滿了。我覺得這實在很機車,我之前哪曉得這週的週末天氣可以好到舉行這活動,因此就在幾個星期、甚至是一個月前就預約這週末,又不是在買lottery。

不過我不死心,就問說有沒有候補名單(waiting list),他說沒有;我太不甘心了,開了八小時的車到這邊竟然無法在天氣這麼好的情況下參加,於是繼續死纏爛打,問說如果有預約的人,但若在下午一點活動開始的時間沒出現,那我是不是可以替補?

IMG_9190
圖2-8.10: 回頭看到在遠方的Crater Lake Lodge以及snowshoe的軌跡,感覺很舒服。

IMG_9188
圖2-8.11: 遠方的另一隊人馬,天氣很好,整片看過去讓人心曠神怡。

得到的又是潑冷水的答案,ranger說這活動往往都是over-booked,一團限制30人,但常常有超過50人預約。也許有人預約卻沒到,但因為現場等候補的人很多,他不曉得該選誰來遞補,所以還是不遞補,以免沒遞補到的人不高興,說他們選擇性辦案。

第一次去Lassen參加這活動是時間到,不管多少人他們都收;第二次去Sequoia/Kings Canyon時,只有三人簽到,但另二人沒出現,所以只有我以及ranger二個人,因此ranger差不多等於是我的私人導遊。雖然說每個國家公園的規矩都有點不同,但這次實在是太扯了。所以我當場決定,下午一點到的時候,我還是要去現場。雖然我沒有snowshoe,但我不拿你的snowshoe當個跟屁蟲總可以吧?

IMG_9191
圖2-8.12: 另一隊的遊客與被冰雪覆蓋的hemlock(鐵杉)。

IMG_9196
圖2-8.13: 跟我同隊的遊客在玩這棵hemlock。

IMG_9194
圖2-8.14: 遠方的hemlock樹林,另一隊人馬已經差不多快要完全消失了。

通常Crater Lake的這活動都是在Rim Village的紀念品店外面舉行,要往什麼方向走、要講些什麼完全由ranger當天的奇檬子決定,但這次是從Crater Lake Lodge出發。打聽到這消息後,我就在下午一點死皮賴臉地在旅館前等。

IMG_9202
圖2-8.15: 走了約五分鐘後,ranger在這邊停下來要大家繞一圈,這位正妹的站姿還蠻帥的。

IMG_9197
圖2-8.16: 冬天的hemlock結冰樹葉。

IMG_9201
圖2-8.17: 從樹林裡向外看到的景色。

在大約一點五分的時候,ranger才到,且共有兩個。現場我數了一下,大約有28人,所以我想我應該還是有機會吧?在ranger簡單說了一段介紹的話後,就開始發snowshoe了,但我也沒看他有在對那張簽到名單與檢查ID。於是鼓起勇氣也去拿snowshoe,並且跟他說我沒有簽到,可以拿嗎?

IMG_9209
圖2-8.18: 這是ranger帶隊的routine,都會帶些解說的牌子方便講解一些知識。

IMG_9205
圖2-8.19: 正妹一邊吃冰,一邊聽ranger講解。

IMG_9216
圖2-8.20: 這就是同隊小孩多的好處,ranger往往都會請他們做些有趣的事情,比如壓樹。

那位早上跟我糾纏很久的ranger什麼也沒說,直接把snowshoe拿給我。我當場想說,靠,那你早上跟我扯半天是吃飽太閒就是了。我後來想想,這大概是他們的策略,寧可先拒絕,也不要先答應,以免到時候辦不到。

最後共有34人參加,所以我也不是唯一沒簽到的人。由於這個公園的policy是一團不超過30人,因此split,兩個ranger各自帶17人。我看了其中一邊有較多小朋友,於是選了那一邊加入,因為我的經驗告訴我,這通常會較有趣,而這一邊帶隊的ranger不是我早上在Visitor Center的那位,且是個volunteer。

IMG_9223
圖2-8.21: 講完、休息也夠了後,繼續起程前往下一個地點。

IMG_9226
圖2-8.22: 這是另一個上坡。

IMG_9236
圖2-8.23: 被積雪半埋的hemlock。

在講之後的活動前,我先扯一下其他的。

就是我在隔天的早上要離開這公園前,有去Visitor Center晃了一下,發現有十幾個人在那並且等著ranger帶他們進行snowshoe。於是我好奇問了一下,才曉得你可以預約自己的一團ranger-guided snowshow walk,不需要限定在週末的下午。一樣一團不超過30人,我問說那5人可不可以?櫃臺的人回答說ok,所以我想就算只有三、四個人也行,只要那時段沒人比你早預約的話。

我自己的猜測是,這種私人團可能得交點錢,但應該不貴。而且我想應該不限制在週末,只要天氣允許,任何時間應該都可以。我不確定其他的公園是否也有這種服務,有興趣的人不妨打電話去問問看。如果你有一群親朋好友冬天到美國的話,這會是非常有趣的玩法。

IMG_9228
圖2-8.24: 這是我曾經爬上去過的Garfield Peak,冬天是個avalanche zone(雪崩區),所以不應該爬上去。

IMG_9231
圖2-8.25: 這邊可以從樹林中看到Crater Lake。

其實,snowshoe walk也可以自己走,不見得要有人帶。而snowshoe可以自己買,也可以去Visitor Center或其他地方租。雖然冬天很多人是以ski(滑雪)為主,但因為必須由上往下划,不少人會被速度嚇到而不敢玩,尤其是老年人。但snowshoe沒這問題,就跟一般的hiking類似,要停要走可以自己控制,因此可怕程度較ski低很多。若你對照相有興趣,snowshoe應該會比ski更方便。

如果你想試一下這活動、但又有點怕的話,不妨就像我一樣,先參加幾次的ranger-guided snowshoe walk,等到有一定的經驗後,再自己走。Crater Lake可能是美國最好的snowshoe地方之一,視覺的享受上我認為比之前走過的Lassen以及Sequoia/Kings Canyon要好,甚至比Yosemite好。在我經歷過這次的活動後,我對snowshoe的印象大好,我想會是我以後的冬天版hiking,不再是夏天一條龍、冬天一條蟲。

IMG_9235
圖2-8.26: 這裡又變成下坡了。

IMG_9238
圖2-8.27: 往一旁望去的景色,這邊在hemlock間形成一條通道。

IMG_9240
圖2-8.28: 現在在講解植物。

整個活動的進行方式跟我上次在Lassen參加這活動很類似,就是ranger帶大家走一段路後,會在空間夠大的地方停下來講解一些相關知識,大都是這公園的植物與動物在冬天的生存方式,也會有一些ecology與geology方面的講解。

IMG_9241
圖2-8.29: Staghorn Lichen就是樹上綠色的那玩意兒。

IMG_9243
圖2-8.30: 另一位正妹。

IMG_9239
圖2-8.31: 這是hemlock上的積雪。

比上次Lassen以及在Sequoia/Kings Canyon好的地方在於所走的路,因為之前幾乎都在樹林裡,但這次在走到樹林前非常空曠,不管往那個方向,視覺都有相當大的延伸。在晴朗的天氣配合下,整個人的感覺相當好,是我目前為止最享受的冬天積雪情景。

此外,這種小班制的品質比上次Lassen的50人大拜拜好很多,走起來也很有效率。結果原本預定只走約一個半小時且一哩的活動,搞了二個半小時才完成,而且我相信總共走了不止一哩。

IMG_9246
圖2-8.32: 這位正妹還是吃冰吃不停。

IMG_9252
圖2-8.33: 飛機的凝結尾。

IMG_9253
圖2-8.34: 小孩常常喜歡纏著ranger,還會往他身上丟雪球。

此外,這次可能是我參加過三次這種活動裡溫度最低的,只比40F高一點,也就是約攝氏五度左右,但整個過程一點都不覺得冷。一個原因是走路走很多的關係,不少遊客走得很喘。另一個原因是沒有風,加上有太陽曬,走起來非常舒服。在這種會下雪的地方,風往往比溫度更可怕。就算溫度高到攝氏10度,在颳風的情形下往往會比攝氏零下五度還難受。

IMG_9262
圖2-8.35: 也是飛機的凝結尾。

IMG_9265
圖2-8.36: 現在改成吃冰棒。

IMG_9273
圖2-8.37: 脫下的snowshoe,鞋上全是冰。

根據ranger的講解,在Crater Lake這種冷得要死且雪季可能長達半年以上的地方有三種生存的方式,分別是adaptation、migration以及hibernation。

IMG_9275
圖2-8.38: 開始不穿snowshoe進行雪上折返跑。

IMG_9279
圖2-8.39: 這時開始講動物,先從mule deer講起。

IMG_9281
圖2-8.40: 樹林裡的陽光以及被風吹起的小雪花,雖然有一些因鏡頭造成的光斑,但我喜歡這張的感覺。

首先是adaptation,最好的例子就是這公園的hemlock。別看這種樹不像Sequoia那麼粗壯或是redwood那麼高,他們的耐寒能力絕佳,即使受到大量積雪的壓迫,仍然壓不死他們,因此可以生長在高緯度或是高海拔的地方。在美國西岸,大致得從Lake Tahoe以及Lassen以北才可以看到這種樹。較南邊的Yosemite以及Sequoia/Kings Canyon因為不夠冷,所以較難看到這種樹。

IMG_9302
圖2-8.41: 正妹這次改吃冰淇淋。

IMG_9284
圖2-8.42: 長在hemlock樹葉上的冰柱。

IMG_9301
圖2-8.43: 黑熊目前正在冬眠中,所以大家看不到。

為了展現一下hemlock的韌性,於是ranger請小孩把樹林裡的一棵hemlock壓到地面的積雪,如圖2-8.20所示。小孩很興奮地跑去壓樹,一陣子後ranger請他們放開,於是這棵hemlock彈回去原先的位置。這就是這種樹可以在這邊生存的一個原因,由於這邊的年降雪量高達十幾公尺,如果沒有這種可以被雪埋住還能活的本事,是無法度過冬天的。

IMG_9315
圖2-8.44: 長在樹上的冰淇淋。

IMG_9321
圖2-8.45: 跌倒的遊客,旁邊的人趕快扶她起來。

IMG_9323
圖2-8.46: 前方的hemlock陰影與遠方的hemlock。

除了高雪量以外,這邊冬天還有個問題,就是會有強風吹。因此除了得耐寒、耐埋外,還得耐風吹。為了抵抗風,不同植物有不同作法。像這公園另一種植物whitebark pine,樹枝就長得奇形怪狀以適應強風。而hemlock則採取另一種方式,他們通常習慣肩並肩長在一起,這樣可以降低強風的吹力。

也就是說,若你不幸在雪地裡遇到暴風,趕快從空曠的地方轉移陣地到樹林裡,這些樹可以幫你檔不少風。

IMG_9326
圖2-8.47: 這時已經快走到Garfield Peak Trail上了,可以看到一架飛機在天空,應該是從Portland起飛的。

IMG_9328
圖2-8.48: 這位帥哥走累了,直接坐在雪上。

IMG_9329
圖2-8.49: 這邊簡介Crater Lake這個湖,正妹邊聽邊玩她的冰淇淋。

在來就是migration(遷移),於是ranger請某些人自願脫掉腳上的snowshoe來做個說明,如圖2-8.37。其中,小孩是一定得參加這個自願的活動。

脫完後,ranger請這些沒穿snowshoe的人做個折返跑,小孩很興奮地往前衝,雖然是上氣不接下氣,但跑的人很高興,看的人也覺得很有趣,如圖2-8.38所示。

IMG_9330
圖2-8.50: 這架飛機正往北飛,不確定是否要降落Portland或是Seattle。

IMG_9337
圖2-8.51: 往湖邊爬坡中。

IMG_9339
圖2-8.52: 終於看到Crater Lake了。

在雪地上跑是很辛苦的,因為腳會整個陷進去雪裡,走起來很沒效率,跑起來更是消耗能量,因此大部分的動物不敢在雪上用跑的。而snowshoe是在雪上走的有效工具,但偏偏動物沒有這種東西,比如圖2-8.39所示的mule deer。因此,為了可以有效率地找到食物,mule deer會往山下積雪較少的地方migration,以彌補他們沒有穿snowshoe的缺陷;等到夏天雪都融完了,他們才會再上山。

也因為mule deer冬天會往山下migration,像是mountain lion這種predator也就跟著下山去,因此在公園的冬天很難看到這兩種動物。

IMG_9345
圖2-8.53: 冰柱與Crater Lake。

IMG_9351
圖2-8.54: 這次的snowshoe活動在這邊結束,ranger幫忙大家照到此一遊照。

IMG_9353
圖2-8.55: 這位正妹不跟大家照相,自己一個人在樹下耍孤僻。

最後是hibernation(冬眠),最好的例子就是bear。

大家都聽過開源節流吧?如果無法開源,那就節流。hibernation可以說是節流,因為冬天找食物拼經濟不容易,但又不想往山下走,所以bear就來個冬眠。找個好地方比如枯樹下或是洞穴住進去,靠著自己身上的肉夠多,並降低呼吸速度以盡量減緩自己能量的消耗,藉此撐過冬天。

也因為bear在搞冬眠而不會出來遊蕩,想在冬天看到bear也是不容易。

IMG_9362
圖2-8.56: 往Crater Lake下方照的景色。

IMG_9378
圖2-8.57: 正往Crater Lake Lodge方向走的遊客。

IMG_9380
圖2-8.58: 我後方的幾位遊客。

在講完Crater Lake的形成經過以及地質後,活動也在湖邊到了尾聲。於是大家開始照相,ranger也幫不少遊客照了團體的道此一遊照。不過之後還有一段約十分鐘的路得往回走就是,其實就是Garfield Peak Trail的一小段,只是步道都被埋在雪裡就是。但大都是下坡,所以走起來不難。而天氣依然晴朗、太陽依然光亮。

IMG_9405
圖2-8.59: Crater Lake Lodge已經近在眼前了,地上的ripple有White Sands National Monument的味道。

IMG_9426
圖2-8.60: 終於回到終點,遠方那台紅色的車就是我開來的。

IMG_9428
圖2-8.61: 走完二個半小時後的snowshoe,在此留作紀念吧!

根據之前ranger的說法,Crater Lake的冬天大概只有一半的機會可以看到湖,若要天氣好到可以做snowshoe walk,則剩下25%的機會;若還必須要在weekend的兩天做這活動,機率剩下10%不到。

這天snowshoe walk的天氣可說是最佳狀況,晴朗且沒風,我大老遠開車到這完全是值回票價。

Previous Next


[1. 簡介] [2. 景點與旅遊建議] [2-1. Rim Village] [2-2. Garfield Peak Trail] [2-3. Lake Southeast] [2-4. Mount Scott Trail] [2-5. Lake North] [2-6. Cleetwood Cove Trail/Boat Tour/Wizard Island] [2-7. Lake West/Watchman Peak Trail] [2-8. Ranger Guided Snowshoe Walk] [3. 食宿與交通] [4. 公園大小事] [5. 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