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13, 2011

Rocks in National Parks (國家公園裡的岩石)


美西國家公園以自然原始的風景著稱,不同地方風景故然不同,但這些大山大水背後的基本面都是岩石(rock)。講得比較不吸引力一點,就是大部分人到這些地方觀光,不過是在看一堆石頭罷了,直接或是間接。但因為這些岩石的產生方式不同,再配合之後不同的侵蝕方式與侵蝕時間,因此形成了大家所見的五花八門壯觀風景。

撇開觀光,這些岩石記載著地球的歷史,是地質學家推測整個地質活動的重要依據,甚至可以推測到當時的地形、氣候以及生物。就有如CSI犯罪現場,受過專業訓練且經驗老到的探員,可以根據案發現場各種蛛絲馬跡而推測出案發時的情況一樣。因此,這些岩石的意義不只在於觀光,而是也有相當大的科學研究價值。

地質上,岩石被地質學家分為三大類,分別為igneous、sedimentary與metamorphic,三者關係如Figure 1所示,這張是從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某個Visitor Center照出來的。

IMG_1501
Figure 1: 岩石分類與生成示意圖。

所謂的igneous指的是原生,也就是從地底magma(熔岩)冒出來的,不過igneous rock一般中文翻譯為火成岩。美國以火山為主的地區,當屬Cascade Range這一區,包括有Mount Rainier、Crater Lake與Lassen Volcanic這幾個國家公園。此外,黃石公園與夏威夷也是火山運動的地方,因此也是看igneous這類岩石的好地方。實際上,Sierra Nevada也是個看igneous rock的好地方,比如以granite(花岡岩)為主的Yosemite,雖然很多人不會把Yosemite與火山聯想在一起。

當magma由下往上竄的時候,並不總是夠力可以一路爬升到地表形成我們看到所謂的火山與流出來的lava(岩漿),有不少magma只爬到一半就沒力卡住,於是之後冷卻變成岩石埋在裡面。這類的igneous rock屬於intrusive,比如Yosemite的granite。而一般我們常看到流出來地表之後冷卻所形成的igneous rock屬於extrusive,比如黃石公園的rhyolite(流紋岩)、Mount Rainier的andesite(安山岩)與夏威夷的basalt(玄武岩),其中rhyolite是由含沙量相當高的lava形成,andesite由lava含沙量中等的lava形成,而basalt則由含沙量低的lava形成。

也就是說,igneous還有intrusive與extrusive之分。

IMG_5245 Tunnel View, Yosemite National Park
Figure 2: 一般把Yosemite(優勝美地)的景觀歸功於冰河,但公園岩石的基本面是由granite(花岡岩)所組成,其中granite在岩石分類上屬於igneous,是火山運動的產物。

IMG_7035 South Rim,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Figure 3: Grand Canyon(大峽谷)可說是地球上sedimentary rock(沈積岩)的最佳展示場,不但一般觀光客覺得美,地質學家也有他們覺得美的角度。

IMG_7603 Sunrise, 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
Figure 4: 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大提頓國家公園)裡的Teton Range是世界上最容易被一眼認出的山脈之一,其山脈的主要岩石組成為gneiss(但幾個主要山峰是由granite構成),而gneiss屬於metamorphic rock。

第二種岩石為sedimentary rock,也就是沈積岩,顧名思義,就是沈積或堆積而成的岩石,而一般沈積靠的是河流或風的力量。觀賞sedimentary rock最好的地方,當屬Colorado Plateau(科羅拉多高原),那堆以紅色岩石著稱的國家公園、州立公園或印地安人公園,裡面的岩石大都是sedimentary rock。其中,大峽谷可以算是看這種沈積岩的最好地點,常見的sandstone(砂岩)與limestone(石灰岩)這兩類沈積岩都可以在大峽谷多層的谷壁裡看到。而大峽谷之所以是個優良研究地質場所的另外一個原因,在於接近沙漠般的氣候使得樹木難以存活,因此大部分的岩石直接裸露出來方便地質學家觀察。此外,大部分攝影師喜歡在日出與日落的黃金攝影時段,也是地質學家喜歡的地質觀察時段,因為高反差使得特定岩層被打亮而其他岩層全黑,全世界要找到這麼爽的研究sedimentary rock地點可能真的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其他如Zion的Navajo Sandstone、Arches的Entrada Sandstone、Bryce Canyon的Clarion Formation(包含有limestone、dolomite與siltstone)與Glacier包括Grinnell Formation與其他OOXX Formation,也都屬於沈積岩,在經過適當時間的侵蝕後,不同的侵蝕方式與不同的岩石基本面,變成風格各異的壯觀風景。

很多時候,sedimentary rock與igneous rock(甚至是之後要提的metamorphic rock)是一起存在的,一般來說igneous rock會比較硬,因此抗侵蝕力較sedimentary rock好,在適當時間侵蝕後,也可能發生有趣的景觀,比如Wyoming的Devils Tower,就是這樣形成的。Devils Tower屬於intrusive igneous rock,之前被sedimentary rock覆蓋,之後周圍的sedimentary rock逐漸被侵蝕光,所以露出一個光禿禿的塔。實際上,包括Yosemite與Grand Teton都有經過sedimentary rock被侵蝕走的類似過程,畢竟granite屬於instusive。

IMG_5851 Fountain-Type Geyser: Cliff Geyser
Figure 5: 黃石公園以geyser著稱,但屬於igneous rock的rhyolite是幕後功臣,也是這邊可以有geyser的一個原因。

IMG_2498 Zion Canyon Scenic Drive, Winter Morning, Zion National Park
Figure 6: Zion National Park的主要岩石為Navajo Sandstone,屬於sedimentary rock。

P1160960 Grinnell Lake from Grinnell Glacier Viewpoint Trail, Glacier National Park
Figure 7: 雖然Glacier National Park景觀的主要功臣是冰河,sedimentary rock是公園岩石的骨幹,算是公園壯觀風景的幕後功臣。

IMG_5248 Paradise Lost, Oregon Caves National Monument
Figure 8: 大部分的洞穴以屬於sedimentary rock的limestone為主,但Oregan Caves的主要岩石為marble(大理石),是limestone經過高壓與高熱後形成的metamorphic rock,雖然看起來跟limestone洞穴也沒太大的不同。

最後一種為metamorphic rock,而metamorphic的意思是變化或是改變,包括物理與化學性質的變化。當igneous rock或是sedimentary rock在經過(地底深處)高壓與高熱下,使得原先岩石的基本面發生改變,這種岩石就是所謂的metamorphic rock。比如大家常聽到的marble(大理石),就是limestone在高壓與高熱下所形成的metamorphic rock。在國家公園裡,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算是比較好的metamorphic rock例子。雖然公園裡以Grand Teton為主的幾個主要山峰組成為granite,但Teton Range大部分是由gneiss(片麻岩,發音與nice相同)所組成,而gneiss的前身可以是igneous rock或是sedimentary rock。此外,Oregon Caves National Monument也是個以marble為主的洞穴,雖然看起來跟limestone為主的洞穴沒有特別不同。

雖然metamorphic rock一般從igneous rock或sedimentary rock發生,但metamorphic rock自己也可以在高壓與高熱下繼續metamorphic下去。

Back to US National Park (supplement)

Tuesday, July 5, 2011

Monte Vista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


IMG_8866 Entrance Sign
Figure 1: 入口告示牌。

Photo Link

這是一個相當冷門的地方,位於Colorado的南部,附近最有名的景點應該是Great Sand Dunes National Park,離這個保護區約卅分鐘車程。一開始打算將比較多的時間花在Great Sand Dunes,不過因為三月春天常颳風使得走沙丘格外辛苦,所以決定將配角當主角,改成以到這地方打鳥為主。

附近還有一個Alamosa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離Great Sand Dunes近很多,不過這時間裡面乏善可陳,反而在Monte Vista這裡熱鬧異常。不過這是春天(或是秋天)才這樣,其他時間就未必了,畢竟鳥類與野生動物的分佈會因為季節而有很大的差異。

IMG_8615 Sandhill Cranes, Monte Vista NWR
Figure 2: 這地方地處落機山區,除了鳥以外,冬春時間可以看到山上的積雪。

IMG_9084 Sandhill Cranes, Monte Vista NWR
Figure 3: 這也是個看sandhill crane的好地方,如果時間對的話(主要是春與秋)。

IMG_8652 Sandhill Cranes, Monte Vista NWR
Figure 4: 一堆sandhill crane在天上飛。

IMG_9911 Sandhill Cranes, Monte Vista NWR
Figure 5: 這應該可以算是比翼雙飛。

這地方跟Bosque del Apache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一樣,都是看sandhill crane的好地方,但這邊主要是春季與秋季,而Bosque del Apache是冬季。這裡可以算是sandhill crane南北奔走的中途motel,繼續往北可以到達Greater Yellowstone或甚至是加拿大,而冬天在到達Bosque del Apache前這裡也差不多是最後一個停留的地方。

以規模來看,這邊的sandhill crane跟Bosque del Apache比起來絲毫不遜色,我在這曾經被二百多隻sandhill crane低空飛過頭頂,聽著他們翅膀振動的聲音結束這個也算震撼教育的經驗,也還好這二百多隻sandhill crane沒有對我做投彈的動作。硬要說這邊較Bosque del Apache弱的地方,就是鳥的叫聲小很多,因為這裡沒有snow geese這種一大群也很會叫的鳥伴隨sandhill crane,所以聲勢小很多,但反而比較容易聽到純sandhill crane的叫聲。這地方名聲之所以不及Bosque del Apache,跟春秋沒什麼國定假日有關,而sandhill crane冬天聚集的Bosque del Apache,則有Thanksgiving、X'mas與New Year等大節日,也幫助了人潮與知名度。

即使如此,在Monte Vista這裡的經驗依然相當正面,春天還可以看到周圍的群山覆蓋著白雪,看著sandhill crane伴隨這些山飛翔是個難得的經驗。

IMG_8962 Sandhill Cranes, Monte Vista NWR
Figure 6: 這是sandhill crane的招牌降落姿勢。

IMG_8890 Sandhill Cranes, Monte Vista NWR
Figure 7: 有如傘兵一般的降落。

IMG_9760 Sandhill Crane, Monte Vista NWR
Figure 8: 這次並沒有專門照獨照,但還是照到一、兩張,而這是其中的一張。

IMG_9975 Let's Dance!
Figure 9: 一群sandhill crane一起跳舞,好像在開party。

IMG_0068 Mating Dance
Figure 10: 這兩隻互相來電,算是完成了配對。

由於在到這之前已經看過不少sandhill crane,因此在拍攝上就不搞general purpose,而是鎖定幾個我比較想看的動作,包括降落姿勢以及mating dance。而運氣也相當不錯,我最想看與照的這兩個動作都出現不少次,因此也留下了不少品質不錯的相片。另一個我想照的是千軍萬馬的畫面,畢竟sandhill crane是群居鳥類,而不是獨行俠,這方面也算是有收穫。總而言之,我對整體的拍照品質滿意。這次用的配備跟在Bosque del Apache一模一樣,但因為累積經驗較多且已經有很多bottomline相片,索性就比較aggressive的方式照,也因此有些畫面比較不尋常一點。

除了sandhill crane外,這邊也有可能看到elk,是我到這想看的動物之一,但沒看到。據說這也會有bald eagle出現,但我也沒看到。其他比較有印象的就是Canada geese、mallard(綠頭鴨)與red-winged black bird,不算是什麼珍奇異獸,不過如果距離夠近且動作不算太routine,我也是加減照一下。印象中,也有看到red-tailed hawk,不過沒能留下好的照片就是。

IMG_9086 Sandhill Cranes, Monte Vista NWR
Figure 11: 這三隻可以去報名如Thunderbirds之類的飛行表演。

IMG_7826 Monte Vista NWR
Figure 12: 關於這地方鳥類的說明。

IMG_7825 Monte Vista NWR
Figure 13: 這地方也有elk,也是我來的主要目的,但沒看到。

IMG_0047 Red-Winged Black Bird, Monte Vista NWR
Figure 14: 這鳥叫red-winged black bird,算是鳥如其名。

IMG_9781 Canada Goose, Monte Vista NWR
Figure 15: 這是淹腳目的Canada goose。

要不是因為我利用新工作前的二週空檔,大概很難在這種美國時間到這種奇怪的地方。實際上,sandhill crane在很多地方都看得到也照得好,不需要專程為此到這。不過如果剛好你就是有這種美國時間且剛好經過這附近,倒不妨花點時間到這,收穫還蠻豐碩的。

Back to US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
Back to US City/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