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3, 2008

Lassen Volcanic National Park (4-4)


[1. 簡介] [2. 旅遊建議/食宿交通] [3. Scenic Drive] [4. Day Hiking] [5. Other Activities] [6. Who's Who in the Park] [7. More about the Park] [8. 感想]


4. Day Hiking

[4-1. Bumpass Hell] [4-2. Lassen Peak] [4-3. Kings Creek Falls] [4-4. Cinder Cone] [4-5. Devils Kitchen] [4-6. Boiling Springs Lake/Terminal Geyser] [4-7. Brokeoff Mountain] [4-8. Ridge Lakes] [4-9. Paradise Meadow] [4-10. Prospect Peak] [4-11. Mill Creek Falls] [4-12. Devastated Area Interpretive Trail] [4-13. Lily Pond Nature Trail] [4-14. Terrace/Shadow/Cliff Lakes] [4-15. Sifford Lake] [4-16. Cold Boiling/Crumbaugh Lakes] [4-17. Mount Harkness]

4-4. Cinder Cone

在1907年時,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總統在這一區分別成立Lassen Peak National Monument以及Cinder Cone National Monument;之後1914年拉森火山爆發,國會將這兩個地方合併成現在的國家公園。而Butte Lake以及Cinder Cone,就是當年屬於Cinder Cone National Monument的部分。這地方不在公園主要道路上,而是在公園的東北角,從公園主要道路北邊的Manzanita Lake往東經過Old Station這小村落並繼續沿CA-44開到你看到Butte Lake Campground那個牌子,轉進去後還得開一段約20分鐘的碎石子路(不需要4WD或是高底盤的車)才能到達。如果你車太好也許不想開在這種路上,但要是你很想走Cinder Cone Trail這個熱門的步道的話,你就得乖乖開進來,除非你願意搞backcountry hiking從比如Summit Lake那邊一路走過來。

IMG_1652
Figure 4-4.1: 走到Cinder Cone Trail之前的Butte Lake。

IMG_1653
Figure 4-4.2: Butte Lake另一個角度,遠方黑黑的是Fantastic Lava Beds,在之後要走的步道旁邊就有一堆。

IMG_1436 Cinder Cone Trail
Figure 4-4.3: Cinder Cone Trail的起點。

IMG_4181 Cinder Cone Trail
Figure 4-4.4: Cinder Cone雖然不在公園的主要道路上,但還蠻熱門的,專程到此的人還不少。

Butte Lake這個湖跟公園其他的湖比起來,要說特色的話,就是湖邊有很多岩漿(lava)凝固的黑色岩石,視覺上一般不太討好。大部分來這邊是露營、或是去走Cinder Cone Trail。不過秋天的時候有些樹葉會變黃,加減看其實還算ok。不管怎麼樣,如果你開到這,Butte Lake是你一定會看到的湖,因為這也是眾多步道的起點,而Cinder Cone Trail只是其中之一。

Cinder Cone Trail這個步道是這公園裡另一個非常受歡迎的地方,雖然如我之前所述必須開一段碎石子路才進得來,但絲毫不減遊客的熱情。賣點是,你可以親腳爬上一座火山,到達山頂後再走進去火山口(crater),會是個非常有趣的經驗。爬上火山口的單程距離接近二哩,對體力的負擔還好。

公園估計大約只需要三小時即可完成整個步道的來回,我自己的三次經驗也大致是如此,跟你想要在Cinder Cone的山頂待多久有關。一般建議是早上過來走,因為一旦經過Fantastic Lava Beds後會找不太到遮蔽的地方,早點來會曬少一點。不過早上有個缺點,就是爬上Cinder Cone後上面可能會颳風,早上一般溫度較低所以衣服不夠的話會很冷,下午因為溫度一般較高所以颳風就還好。雖然適不適合早上走這步道跟溫度與颳不颳風有關,但因為Lassen Peak在這步道的西邊,是很多人會選擇的取景角度,早上走這步道看過去才會順光就是。山上的火山口還蠻大的,如果你想要整個照進去的話,鏡頭的等校焦距需要到16mm左右,24mm通常夠廣但站在這山頂照這火山口還是不夠。當然,你可以考慮用接的來得到整個火山口。

IMG_1646 Cinder Cone Trail
Figure 4-4.5: Cinder Cone Trail的起點。

IMG_0956 Fantastic Lava Beds
Figure 4-4.6: 這邊就是所謂的Fantastic Lava Beds,從步道口走沒多久就可以看到,而後面那個黑黑的原頂就是之後要爬上去的Cinder Cone。

IMG_0216 Fantastic Lava Beds
Figure 4-4.7: 近一點看Fantastic Lava Beds,有些人還爬上去。

IMG_0962
Figure 4-4.8: Cinder Cone就在前方不遠處。

雖然這步道主要是去Cinder Cone,但還有Fantastic Lava Beds以及Painted Dunes這兩個景觀可以欣賞。而Fantastic Lava Beds其實在Butte Lake的湖旁就可以看到,並一路延伸到Cinder Cone以及更西的地方。

在Cinder Cone爆發時,這些magma因為含較少的氣體,所以無法噴發,而是從底部慢慢往外流,並且將原來在Cinde Cone東邊的一條河阻隔成Snag Lake這個湖,而這湖由於沒被lava徹底阻塞,由下滲出的水於是成了Butte Lake。當lava冷卻之後,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黑黑一整片。

另一件事情是,Cinder Cone Trail其實可以繞Cinder Cone一圈,在走上Cinder Cone後有另一條步道可以走下來,不過大部分的人都原路下來就是,一個原因是這一條路較窄,搭配很斜的坡度會很可怕。如果你有膽是從這條路下來的話,之後會以順時針的方式接回來之前爬上Cinder Cone的地方。重點是,Cinder Cone的後方也是很值得一遊的,會看到如Figure 4-4.22至Figure 4-4.29這些較少人看到的景色,非常異類。有空的話,不妨在走下Conder Cone後專程以逆時針方式走到Cinder Cone後面去,會有不錯的收穫。

IMG_1601 Cinder Cone Trail
Figure 4-4.9: Cinder Cone算是我所走過的步道裡最詭異的之一。

IMG_3753 Cinder Cone Trail
Figure 4-4.10: 要攻頂的人還不少。

IMG_1004
Figure 4-4.11: 從這裡開始,準備好攻頂吧!

IMG_1219
Figure 4-4.12: 在Cinder Cone的山腳下已經可以看到Painted Dunes了,但得用望遠鏡看才比較清楚就是;後面黑黑的東西就是Fantastic Lava Beds。

關於Cinder Cone的形成時間,在地質上有著一段相當長的爭議。首先是H.W. Harkness這位mycologist(霉菌學者)在1870年代的初期到達Lassen這個地方,在看到了Cinder Cone這個火山後,用以貌取人的方式,並搭配一些時人的經歷(有人說他們在很熱的石頭上走了10哩路,走完他們的鞋子都爛掉了),認為這座火山只有25歲。也就是說,他認為Cinder Cone是1850年左右形成的。

實際上,Harkness並不是地質專家,但他對這些有的沒的地質還蠻有興趣的,算是他業餘的一個嗜好。

第一個研究Cinder Cone的地質專家是J.S. Diller,他除了觀察整個Cinder Cone外和周遭如Fantastic Lava Beds的地形外,他還充當記者的角色,訪問了1850年左右曾在或到過這附近的印地安人與從東邊移民過來的人,但沒人有印象有看過這座火山爆發的景象。此外,當時在Cinder Cone的山頂附近看到的某類灌木叢(willow bush),跟現在(1880年代)看到的差不多大。根據Google大神的說法,你現在爬上去看那個灌木叢也跟100多年前J.S. Diller看到的一樣大,只是我不知道大神說的是不是Figure 4-4.16那一叢就是。

IMG_1042
Figure 4-4.13: 這裡已經爬到一定高度了,可以看到Lassen Peak。

IMG_1007
Figure 4-4.14: 往回看,這坡度有點可怕,但步道還算寬。

P1210179
Figure 4-4.15: 登頂後以順時鐘方向走一小段後看到遠方的Lassen Peak與前方Cinder Cone的crater。

IMG_1070
Figure 4-4.16: 再走一小段,可以看到這個有點有趣的畫面,這些樹是怎麼長出來的?

也因為這個灌木叢在1850年代與1880年代差不多大,表示這灌木叢在1850年代時已經成熟了。如果Cinder Cone是在1850年左右爆發的話,不太可能這個灌木叢可以在那個時間就那麼成熟。

J.S. Diller還觀察到從爆發過後火山灰長出來的樹,已經至少活了有200年;而在lava流過地方的樹,最老的也有150歲。因此Diller認為這個火山爆發過二次,其中比較早的那一次屬於較猛烈的爆發,並且形成了Cinder Cone與周圍的火山灰;之後第二次的爆發則較屬於寧靜式。

總之,他估計第一次爆發大約是1675至1700年之間,而第二次則是在1840年前不久的時間。

到了1930年代中期,一位跟J.S. Diller一樣來自於USGS的火山專家R.H. Finch想要驗證前輩J.S. Diller的說法。根據一些相關研究以及他自己的觀察,他認為這裡至少發生五次lava的流動事件,而最近的一次lava流動在1851年,等於是呼應了Harkness的說法且明白表示Diller不是當記者的料。此外,他還判斷出這火山至少爆發過兩次。從一棵樹的年輪量測,由於看到有兩年長得較慢,因此推斷爆發的這兩年為1567與1666年。而五次lava流動的時間分別是1567、1666、1720、1785、與1851年。

P1210269
Figure 4-4.17: 另一叢樹,真的是life finds a way。

IMG_1084
Figure 4-4.18: 這個角度由遠而近分別是Butte Lake、Fantastic Lava Beds與Painted Dunes。

IMG_1095 Painted Dunes, Cinder Cone Trail, Lassen Volcanic National Park
Figure 4-4.19: 這是用Canon 55-250那顆鏡頭照的Painted Dunes特寫,也是我贏得2012年的Annual Pass的作品。

IMG_1180
Figure 4-4.20: 正在Cinder Cone邊緣走的兩個登山者,可以看出個crater的大小。


在Finch於1937年發表他的研究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地方一直沒有後續的研究,一直到1980年Mount St. Helens(聖海倫火山)爆發後,國會特別撥款希望可以增進對火山的瞭解讓人民下次遇到火山爆發時有更好的因應對策,Lassen也因此受惠,在USGS拿到經費補助之下,又回到這地方做研究。

根據對北加州磁場的量測以及Fantastic Lava Beds的磁極分佈,由古地磁學(paleomagnetism)可以先排除掉Cinder Cone是1850爆發的;在找到Cinder Cone爆發時的「殉難樹」樣本後,以碳十四鑑定出,爆發時間大概在1630與1670年之間。但整個Cinder Cone的爆發與旁邊火山灰的堆積過程,對目前來說還是太難而無法解釋。也就是說,最新的一次研究支持Diller而排除Harkness對Cinder Cone爆發時間的推測。當然,對於Finch的1666年爆發之推論也可以算是支持。

不管如何,Harkness與Diller仍然是研究Lassen這區地質的先鋒,因此這公園裡的Mount Harkness與Mount Diller就是以他們的名字來命名。

P1210236
Figure 4-4.21: 遠方最高的那個地方就是Prospect Peak。

IMG_1466 Cinder Cone Trail
Figure 4-4.22: 這個是Cinder Cone Trail往後走的路邊,可以看到植物與地上的lava bomb。

IMG_1479 Cinder Cone Trail
Figure 4-4.23: 繼續繞Cinder Cone走,會走到這種詭異的地方,完全不像是在地球上。

IMG_1545 Cinder Cone Trail
Figure 4-4.24: 地上的lava bomb與Lassen Peak。

IMG_1555 Cinder Cone Trail
Figure 4-4.25: 這邊算是在Cinder Cone的後面,回首來時路的景色。

雖然如此,但誰又曉得下一次USGS有閒錢時繼續對這個地方研究後,會不會有今是昨非的發現。很多時候,當前信以為真的事情,可能幾十年後才發現是錯的,甚至是到死的那一天都還不知道自己相信的東西是不正確的。

一個講hiking的blog竟會被搞成像是CSI犯罪現場影集,大概也只有我幹得出來。如果對正文沒興趣,反正可以自己用看蘋果日報的方式看圖片。如果你兩種都看,看到這也差不多該「飽又醉」了。

當你到了Cinder Cone的山頂後,很難不繞著火山口走一圈,甚至走下去火山口裡面。我原本有計畫要走下去,但因為相機以及相關東西重了點,再加上這條路窄了點,就沒走下去,如果你覺得comfortable且行有餘力是可以走下去的。

IMG_0931 Painted Dunes, Lassen Volcanic National Park
Figure 4-4.26: 另一個Cinder Cone後方的景色。

IMG_3678 Painted Dunes
Figure 4-4.27: 從Cinder Cone後方照的Painted Dunes。

IMG_1021 Painted Dunes, Lassen Volcanic National Park
Figure 4-4.28: 另一個Painted Dunes。

IMG_4208 Cinder Cone Trail
Figure 4-4.29: 這是從Cinder Cone的後遠方照的,跟從前面照的感覺差不多。

P1000150
Figure 4-4.30: 秋天雪後的Cinder Cone。

另外一件要提醒的,當你從Cinder Cone山頂要沿原路下來時,剛開始的下坡路段可能會很可怕(如果你從另一條更窄的路下來會更可怕),因為很斜且步道上的砂石有點滑,左手邊是一路往下的寬廣大斜坡,步道上也沒有鐵鍊還是甚麼東西可以握住,心裡可能深怕滑一跤會萬劫不復。這步道的寬度夠寬,走內側一點真滑了一跤也不至於萬劫不復,但心理作用會讓本來看似有點可怕的步道變成有夠他媽的可怕,尤其如果同時還在颳大風的話。萬一不幸帶著小孩一起來,結果小孩害怕到哭著找媽媽,心理會開始暗罵不曉得是在哪個他媽的blog看到說這是個很popular的步道所以就迷迷糊糊來了。眼睛不要亂看心裡也不要亂想,往下走個約一分鐘之後就會好很多,因為往下踩時腳會陷到較深的砂石裡(用腳後根著地)而沒有之前那種腳無法定住而往下滑的感覺。雖然我很推薦這步道,但如果對高度抵抗力不是很好,在走這步道前請先斟酌一下,或者就只是走到Cinder Cone的後面而不往上走。

我第一次走Cinder Cone Trail是在下完雪的隔幾天後,如Figure 4-4.30所示,還蠻有意思的。

Previous Next

[4-1. Bumpass Hell] [4-2. Lassen Peak] [4-3. Kings Creek Falls] [4-4. Cinder Cone] [4-5. Devils Kitchen] [4-6. Boiling Springs Lake/Terminal Geyser] [4-7. Brokeoff Mountain] [4-8. Ridge Lakes] [4-9. Paradise Meadow] [4-10. Prospect Peak] [4-11. Mill Creek Falls] [4-12. Devastated Area Interpretive Trail] [4-13. Lily Pond Nature Trail] [4-14. Terrace/Shadow/Cliff Lakes] [4-15. Sifford Lake] [4-16. Cold Boiling/Crumbaugh Lakes] [4-17. Mount Harkness]

[1. 簡介] [2. 旅遊建議/食宿交通] [3. Scenic Drive] [4. Day Hiking] [5. Other Activities] [6. Who's Who in the Park] [7. More about the Park] [8. 感想]

4 comments:

C.C.Chang said...

4-4.11照片中似乎是砂土,會不好走嗎?看你文章說下來會有一點恐怖,不知比Mt.Rainier的Sunrise那幾個Trail更恐怖嗎?

itchiang(thor) said...

下面這邊還好,但剛從上面往下走時會比較恐怖(Figure 4-4.14),有點類似下坡走在雪上,而且腳根無法插進去,會稍微滑一下。不過只有剛往下的約一分鐘會很滑且腳根無法插進去,之後腳會陷進去比較深,就比較沒有這種恐懼了。

C.C.Chang said...

使用登山杖的話,應該就不會這麼危險了吧?

itchiang(thor) said...

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