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18, 2015
Glacier National Park (4-14)
[1. Introduction] [2. 旅遊建議/食宿交通] [3. Scenic Drive] [4. Day Hiking] [5. Wildlife Watching] [6. Other Activities] [7. Who's Who in the Park] [8. More about the Park] [9. Conclusion]
4. Day Hiking
[4-1. Trail of the Cedars/Avalanche Lake] [4-2. Hidden Lake Trail] [4-3. Ptarmigan Tunnel Trail] [4-4. Grinnell Glacier Viewpoint Trail] [4-5. Iceberg Lake Trail] [4-6. St. Mary/Virginia Falls] [4-7. Highline Trail] [4-8. The Loop Trail] [4-9. Grinnell Lake] [4-10. Apikuni Falls] [4-11. Siyeh Pass/Piegan Pass] [4-12. Aster Park] [4-13. Cobalt Lake] [4-14. Dawson-Pitamakan Loop] [4-15. Upper Two Medicine Lake/Twin Falls] [4-16. Redrock Falls/Bullhead Lake] [4-17. Swiftcurrent Pass Trail] [4-18. Firebrand Pass] [4-19. Comeau Pass/Sperry Glacier] [4-20. Gunsight Pass] [4-21. Triple Divide Pass] [4-22. International Peace Park Hike]
4-14. Dawson-Pitamakan Loop
Distance (Round Trip): 17.6 miles
Trailhead Elevation: 5,188 feet
Dawson Pass Elevation: 7,598 feet
Pitamakan Pass Elevation: 7,549 feet
Hiking Time: 9 to 12 hours
Dawson-Pitamakan Loop是公園另一個Top Ten等級的步道,在Going-to-the-Sun Road還沒蓋好之前,這也是個相當多人走的熱門步道。這距離一般是以backpacking的方式完成,可以在No Name Lake或Oldman Lake這兩個湖邊的backcountry campground紮營。不過如果你自認為身強體壯或是配合搭船,一天走完也是辦得到的。
Figure 4-14.1: 公園有提供ranger帶隊到Dawson Pass的hiking,需要自己買船票就是(或是自己走到湖的對岸再加入也行),最右邊那個山峰是Mount Helen,往右凹下的底部就是Dawson Pass,不過被圖最右邊的斜坡擋住就是。
Figure 4-14.2: 一到對岸不久就看到步道旁的一隻beaver。
Figure 4-14.3: 停下來解說是這種活動的例行公事。
Figure 4-14.4: 凸出於芳草碧連天的那根叫做Pumpelly Pillar,而且是個arête。
Figure 4-14.5: 走到一半一隻bull moose忽然直接出現在步道上。
這個loop trail會經過Dawson Pass與Pitamakan Pass這兩個地方,而這兩個Pass之間路段所展現的氣勢可以用山川壯麗來形容。但由於路途遙遠,只有少部分到這公園的人才會完成這個hiking。
一個熱門的折衷是以Dawson Pass當終點,好處是可以以船代步將round trip砍成只剩9 miles,而且又有ranger帶隊的活動可以省去被grizzly bear抓包的恐懼;由於從No Name Lake經Bighorn Basin到Dawson Pass是最陡的爬坡路段,若體力不夠,可以考慮參加Ranger帶隊到No Name Lake的活動,雖然No Name Lake並不算是個很特別的地方。
實際上,Pitamakan Pass是個比Dawson Pass漂亮的地方,不過從位於Two Medicine Campground的步道口直接走到Pitamakan Pass下面的Oldman Lake單程6.2 miles,從這地方還得走約1 mile的switchbacks才能爬到Pitamakan Pass,這來回距離跟先走到Dawson Pass之後再到Pitamakan Pass也差不了多少,也因此如果想走到Pitamakan Pass,乾脆就以Dawson-Pitamakan這loop的方式走一圈反而較有效率且看更多。理論上,可以順時鐘或是逆時鐘走。不過考慮太陽的方向,先到Dawson Pass再到Pitamakan Pass在光線上通常會比較有利,如果你夠早出發的話。
Figure 4-14.6: Ranger Kelly去查看了一下這moose的狀況後,才又繼續前進。
Figure 4-14.7: 走到一半摘huckleberry來吃是Marvin常幹的事。
Figure 4-14.8: 這邊是已經過了No Name Lake的Bighorn Basin,是到達Dawson Pass(前方樹林後凹下去的地方)前最陡的路段,Marvin手持打狗棒一馬當先而我緊跟其後。
Figure 4-14.9: 既然這地方叫做Bighorn Basin,總是得看到bighorn sheep。
Figure 4-14.10: 這群人除了看風景兼休息外,也順便看bighorn sheep與mountain goat。左邊那個湖是Two Medicine Lake,中上方那個綠色是No Name Lake。
我第一次走這步道是2010年的七月初,當時只是因為有ranger帶所以就跟著走,但因為我知道這時候比較高的地方可能還積雪,所以也沒打算跟到底,一旦遇到我覺得不comfortable的地方就準備要落跑不跟了。結果也如我預料,當經過No Name Lake後,步道開始積雪,走到Bighorn Basin時我終於覺得積雪狀況已經到我的極限,跟Ranger Pat說一聲後就自己一個人回頭走,硬把Ranger-Led Dawson Pass Hike砍成Ranger-Led No Name Lake Hike,而其他四個人就跟著Ranger Pat以普通登山鞋與hiking pole繼續踏著雪堆前進。
回頭走不久後就發現我犯了個錯誤,就是沒帶bear spray。因為一開始想說既然跟ranger走,買bear spray這錢就可以省了下來。即使如此,因為這時候已經接近中午,遇到熊的機率也較低,大概走不到一小時就遇到其他人,之後也安然重返文明。
2013年在走完Cobalt Lake的隔天,繼續參加也是Ranger帶隊到Dawson Pass的hiking,算是把之前沒完成的事情完成,甚至在前一天就把船票買好以防萬一。跟據我的經驗,Two Medicine Lake的下午船票很容易賣完,甚至是前一天就賣完了,不過早上的船班倒還算好買,第一班九點的船班當場買應該都還買得到。
Figure 4-14.11: 步道下方的兩隻mountain goat。
Figure 4-14.12: 終於走到Dawson Pass,可以撿一塊地上的石頭堆上去。
Figure 4-14.13: Dawson Pass這地方可以看到另一側的一個U-shaped valley。
Figure 4-14.14: 這地方也可以看到一個叫Lupfer Glacier的冰河,其正上方的山峰叫Mount Phillips。
Figure 4-14.15: 以Lupfer Glacier這哩哩啦啦的模樣,看來確實是沒剩幾年可以活著繼續當個冰河。
船一停到對岸後Ranger Kelly稍微講解一下就準備開始走,結果馬上就有人在步道旁的creek發現一隻beaver,也就是Figure 4-14.2。這beaver不太怕人,也可能是身體不舒服所以也沒力氣躲人,雖然有稍微移動,看起來像是擱淺的樣子。總之,這算是個意外收穫,大家看爽後就離開。之後大概都走在樹林與草叢中,比較醒目的地標是如Figure 4-14.4的Pumpelly Pillar,屬於冰河地形裡的arête。
走啊走,忽然收到Ranger Kelly的道友快退、同志快閃的指示,一夥人在搞不清楚狀況下紛紛後退。Figure 4-14.6這附近可說是道狹草木長,Ranger Kelly在一個轉彎處忽然近距離看到一隻bull moose,所以要大家退後。大家就待在原地,希望這moose會自動離開步道。這時候Ranger Kelly就說她去年被一隻母的moose追殺,但成功脫逃,於是就問大家如果被moose追殺,要如何反應?
雖然moose很大隻而且會用前腳踹人或其他動物,根據被moose追殺過的受災戶經驗,這動物其實很懶,如果你逃走得夠遠他不太會繼續追。如果在樹林裡,試著讓你跟moose間有一棵或更多棵大樹,樹幹越粗越好。當他因為被樹擋住想踹你而幾次都踹不到,自己就會放棄。
等這隻moose我想有十分鐘,後來Ranger Kelly覺得繼續等下去不是辦法,前去查看後硬著頭皮讓大家走,我才發現這moose就坐在步道旁不到十公尺的地方反芻,難怪Ranger Kelly會struggle她的這個有點風險的決定。
Figure 4-14.16: Pass這種地方風常常很大,所以大家喜歡躲在這地方避風。右邊是Marvin,最左邊是Ranger Kelly與Nancy,中間這兩個女的昨晚在No Name Lake過夜,穿涼鞋走這步道也算是神勇。
Figure 4-14.17: Marvin帶頭往Pitamakan Pass前進,Nancy與我跟團。如果你有懼高症,這可能不是你敢走的路段,必須走在U-shaped valley胸部的狹窄步道上。
Figure 4-14.18: 如果一不小心,會直接從這步道滾到這山谷的谷底。那道痕看來是個avalanche chute,那塊淺綠色的部分原本也許也長滿了樹。
Figure 4-14.19: 不少地方風都很大,所以Nancy(與我)常常得護住帽子以免飛走,而這地方就是可以看到下圖Oldman Lake之處。右邊那山峰是Mount Morgan,步道會在之後從這山的西邊繞到北邊去。
Figure 4-14.20: 這湖是Oldman Lake,之後會從湖對面上方的土色部分走下來到湖邊,然後走出圖右上方的山谷谷口。
No Name Lake是到達Dawson Pass前的一個點,不過需要走一條短的叉路才到。這湖主要是方便做backcountry camping,因為可以方便取水,不算是個風景特殊之處,通常回程再去或是沒去也不算可惜。不過從No Name Lake後是這步道最陡的路段,Ranger Kelly就說如果我們覺得自己夠快,是可以自己先走不用等隊伍。Marvin於是直接出列,我就跟在他後面,整個隊伍就我們兩脫隊先走。
不曉得從多少年前開始,七月時Marvin就自己開車從Alabama到這公園待二個月,他的前妻與家人都認為他開車到這麼遠的Montana荒郊野外待這麼久是nuts。他最喜歡Two Medicine這區,也大都在這裡的營區過夜。今天走這步道、明天就走那步道,走幾天後如果覺得累,就換成去釣魚讓雙腿休息,然後繼續走。所以他同一個步道都走過非常多次,走到Two Medicine這區所有ranger都認識。根據Marvin的說法,Two Medicine這區的ranger流動率很低,每年到這看到的都是熟面孔。但像Many Glacier還是St. Mary那邊ranger的流動率就很高,每年都是新面孔。
也因為他已經在這公園hiking了一個多月,最後這段爬坡可說是以cruise control在進行,手上那根打狗棒在上坡並不需要用到,而是下坡可能需要用到。雖然我應該還算走得快,但也差點跟不上他,幸好走到Bighorn Basin時出現了bighorn sheep,剛好可以以看動物的藉口停下來休息而避免成了奧肖年。如果不是被前面那隻moose耽擱,這群bighorn sheep可能是直接在步道上看到。靠著已經在這休息的人指點,才知道原來山谷下還有兩隻mountain goat,是我在這公園hiking在步道上看過最多wildlife的一次,總計看到beaver、moose、bighorn sheep與mountain goat。
在Bighorn Basin稍微休息後,沒多久就走到原先預定的終點Dawson Pass,可以看到另一側的山谷、山峰以及殘存的Lupfer Glacier。由於這角度是往西看,中午前到的光線會比較理想。不過如果你要跟這個ranger帶隊的活動,大概在中午光線條件不佳的時候才會到。
Figure 4-14.21: 拉長鏡頭後的Oldman Lake,湖邊有一個backcountry campground。
Figure 4-14.22: 另一側的地形也不錯看,是個cirque與延伸出去的U-shaped valley。
Figure 4-14.23: 這地方就在Mount Morgan的腰部,之後步道右轉消失在前方。左邊土色的那個山峰(也就是上圖右邊的那個山峰)是McClintock Peak。
Figure 4-14.24: 這邊已經從Mount Morgan的西邊繞到北邊,這地方被稱為Upper Pitamakan Pass,有另一條步道可以走到Cut Bank Pass。下面這湖叫Lake of the Seven Winds,蠻cool的一個名子,不過很多地圖都沒標這名字,也許這不是公園的官方名字。這是個相當漂亮的cirque lake,沿著cirque岩壁而上的這一面就是上圖的McClintock Peak。
Figure 4-14.25: Marvin的左邊是Lake of the Seven Winds,右邊是Pitamakan Lake。
原本我是想就原路返回,不過Marvin說他要往Pitamakan Pass那方向走去完成這一圈,這讓我當場考慮要不要跟他走,因為我之前確實是想走但不想一個人走。查看了一下,我比該帶的水還多且之前不算喝太多,不得已的話還可以在Oldman Lake取水生飲,所以我馬上說要跟他一起走,而一旁的Nancy也因此決定要跟我們走。於是在Ranger-Led Dawson Pass Hike後,馬上以Marvin-Led Pitamakan Pass Hike續攤。
離開Dawson Pass往Pitamakan Pass這方向走馬上是一個上坡,大概得爬到8,000 feet這高度,也就是說Dawson Pass與Pitamakan Pass不是這整個loop的最高點,而這整個loop得爬升將近3,000 feet。這個爬坡跟之前比起來其實是還好,比較有concern的是爬坡完之後的路段,也就是如Figure 4-14.17所示的路段,因為必須走在U-shaped valley胸部的狹窄步道上,距離大概2 miles左右。如果對向有人走過來,必須在不是很寬的空間裡會車。如果你對Highline Trail一開始那路段感到可怕,這裡只會更恐怖,比Highline還要Highline。
另一個要完成這個loop的建議是,不要在風大的時候走。如果你在山下的Two Medicine Lake那邊已經覺得風很大,走到Dawson Pass或許還ok,但也許就不要繼續往Pitamakan Pass走了。在這麼長的窄路遇到大風或是gust wind,如果你長得不重也不威,會是個很可怕的經歷。Marvin之前已經走到Dawson Pass兩次,但都因為風太大而回頭沒完成這個loop,雖然他說純粹是風太大走起來不舒服而回頭。如果烏雲密布甚至打雷,當然也不適合走。天氣條件一旦不對,最漂亮的地方可以馬上豬羊變色成最可怕的地方。
此外,這段狹窄的路屬於Continental Divide,是個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分水嶺,但這段路不屬於南起墨西哥邊界、北至加拿大邊界的Continental Divide Trail。不過等你走到Figure 4-14.26的Pitamakan Pass時就會走上Continental Divide Trail這條有名的長步道,而公園的Piegan Pass Trail、Swiftcurrent Pass、Scenic Point與到達St. Mary/Virginia Falls的部分路段也都屬於Continental Divide Trail的一部分。
Figure 4-14.26: Marvin跟Nancy前方有個交叉路口,也差不多是Pitamakan Pass的所在。從交叉口那地方開始步道名字叫Pitamakan Trail,屬於從墨西哥到加拿大邊界Continential Divide Trail的一部份。那個交叉口有個方向指示牌,往左可以走到Lake of the Seven Winds並一直通到公園的Cut Bank;直走是我們的終點,也就是Two Medicine Campground的步道口。
Figure 4-14.27: 另一個Lake of the Seven Winds與Pitamakan Lake的角度。
Figure 4-14.28: 也是從Pitamakan Pass照的,下方是Oldman Lake,那個山峰是Flinsch Peak,不過這角度現在是逆光就是。
Figure 4-14.29: 一連串的switchbacks後走下Pitamakan Pass,因為Nancy想用這個backcountry campground的茅廁,所以特地走到Oldman Lake的湖邊。
Figure 4-14.30: 從Oldman Lake的湖邊走回步道口有6 miles多一點,所以還有得走。
這整個loop最精彩的部分大致是從可以看到Oldman Lake開始,之後美景一路延伸到Pitamakan Pass,也就是從Figure 4-14.19到Figure 4-14.28這部分。現場比這些相片好看,跟一些空間感難以用分散的相片表達有關。這整段路大概2 miles還是3 miles左右,不但好走,而且可說是大山大水的最佳典範之一,我真希望這段路不只這距離而永遠走不完。
很容易誤以為第一眼看到Oldman Lake與周遭的冰河地形時是這步道的highlight,但這其實只是appetizer。當繞過Mount Morgan接近Pitamakan Pass時第一眼看到另一側山谷下的Lake of the Seven Winds與Pitamakan Lake,才會發現這個沒有國際知名度且大家都去Many Glacier而不到Two Medicine的步道竟是如此的高潮迭起外加驚喜連連。
從看到Oldman Lake到Pitamakan Pass的這段路大致算是走在山脊線上,大部分的山脊線一條直直的將兩個山谷切開,但這段路一開始是南北向,所以可以看到東西向的山谷。在繞過Mount Morgan後改成東西向,所以改成是看南北向的山谷,不但視覺非常多樣化,也算是cirque、horn、col與U-shaped valley等冰河地形的showplace。只要天氣不要太糟,我相信任何走過這一段路的人都會覺得這是一生中走過最漂亮的路之一,氣勢上甚至勝過公園其他比如Grinnell Glacier或是Highline等熱門步道,前提是你得有足夠的體力。
Pitamakan這字翻成英文是Running Eagle,是以一個十八世紀初期Blackfeet印地安人的女戰士命名,而且是唯一一個Blackfeet印第安人女性獲得這個男性化名子的殊榮,主要是她有很多帶領族人對抗其他印地安人的戰功,不過後來也在戰場上戰死就是。
Figure 4-14.31: 步道另一側的小瀑布,算是lovely。
Figure 4-14.32: 看到RV表示差不多到了Two Medicine Campground,步道口就在不遠處。
Figure 4-14.33: 這是Marvin在Two Medicine的campsite,大家握手結束這個愉快的hiking。
Figure 4-14.34: 我得從營區走到坐船的地方,剛好可以欣賞Two Medicine Lake的暮色。
Figure 4-14.35: 開車離開時的Lower Two Medicine Lake暮色。跟上一張一樣,這色調都跟森林大火有關。
下Pitamakan Pass時可以在switchbacks上一路欣賞Oldman Lake,不過下午逆光就是。需要的話,可以稍微繞到Oldman Lake使用茅廁或是取水。從湖邊看過去比從由高處看遜色不少,通常不會為此在這待太久。而從Oldman Lake到Two Medicine Campground的步道口還有6 miles多一點要走,這段路會經過長滿huckleberry的樹叢,有可能會因此遇到grizzly bear,得謹慎且回到終點才算成功完成這個hiking。
這是頭一次我跟兩個這種年紀的人一起走,他們兩個的體力都相當好,Nancy甚至是不用hiking pole從頭走到尾,希望我到了這年紀還可以這樣走。這算是我most memorable的幾個hiking之一,野生動物、美景、好天氣以及好夥伴......。我跟Nancy都認為,我們會有這麼愉快的一次hiking完全是因為Marvin的關係,如果他沒有要繞這一圈,我們兩個都會因為grizzly bear等安全因素而只停在Dawson Pass。
因為搭船的關係,整趟走下來大概16 miles,爬坡大約3,000 feet,總共花了十個半小時完成,平常就有在爬山的人應該有不錯的機會可以用七、八分力在一天完成。如果你有打算在這公園完全或大都以hiking的方式進行,比如我2013年七天共走了88 miles,而2014年九天共走了105 miles,Dawson-Pitamakan Loop是個相當值得列進去的步道。
Previous Next
[4-1. Trail of the Cedars/Avalanche Lake] [4-2. Hidden Lake Trail] [4-3. Ptarmigan Tunnel Trail] [4-4. Grinnell Glacier Viewpoint Trail] [4-5. Iceberg Lake Trail] [4-6. St. Mary/Virginia Falls] [4-7. Highline Trail] [4-8. The Loop Trail] [4-9. Grinnell Lake] [4-10. Apikuni Falls] [4-11. Siyeh Pass/Piegan Pass] [4-12. Aster Park] [4-13. Cobalt Lake] [4-14. Dawson-Pitamakan Loop] [4-15. Upper Two Medicine Lake/Twin Falls] [4-16. Redrock Falls/Bullhead Lake] [4-17. Swiftcurrent Pass Trail] [4-18. Firebrand Pass] [4-19. Comeau Pass/Sperry Glacier] [4-20. Gunsight Pass] [4-21. Triple Divide Pass] [4-22. International Peace Park Hike]
[1. Introduction] [2. 旅遊建議/食宿交通] [3. Scenic Drive] [4. Day Hiking] [5. Wildlife Watching] [6. Other Activities] [7. Who's Who in the Park] [8. More about the Park] [9. Conclusion]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