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troduction] [2. Tire Chains] [3. Planning and Preparation] [4. Winter Sports] [5. Others]
4. Winter Sports
[4-1. Snowshoeing vs Cross Country Skiing] [4-2. How to Choose Snowshoes?] [4-3. Snowshoes Review: MSR Evo & Evo Ascent] [4-4. Snowshoes Review: MSR Lightning Explore Women's (HyperLink Binding)] [4-5. Snowshoes Review: Crescent Moon Luna] [4-6. Snowshoes Review: TSL Symbioz Hyperflex Phoenix] [4-7. Snowshoes Review: MSR Evo Explore]
4-4. Snowshoes Review: MSR Lightning Explore Women's (HyperLink Binding)
MSR Lightning是MSR最高檔的snowshoes,其中的Lightning Ascent更可以說是雪鞋之王,被很多人視為是最好的snowshoes。高檔雪鞋伴隨的是高價格,幾年前利用Black Friday的折扣期間用稅後$258的價格從REI買了次一級的女用版Lightning Explore,而這雙雪鞋的市售價是$340。最高檔的Lightning Ascent目前市售價大約是$390,是市面上加完稅後第一雙破$400的最貴雪鞋。
買的這款Lightning Explore是用HyperLink這附帶棘輪裝置(ratchet)的傳統strap binding,而這款雪鞋在2024年開始改版成Paradigm Binding,也就是目前MSR大部分snowshoes都採用的最新mesh binding。因為新版Lightning Explore的上市,使用HyperLink Binding的舊版開始在市場上phase out,並在幾個月前看到$170這種很甜的清倉價格,本人心情也因此不美麗了一段期間。
使用HyperLink Binding的這雙Lightning Explore雖不能說毀譽參半,但負面的comment還不少。有部分來自於工廠製造或組裝時的品質瑕疵,但有另一部分是因為設計,也是這邊要討論的。這是一雙很會挑鞋子的snowshoes,鞋子不正確的話可能是花大錢找罪受,但鞋子正確的話會讓你非常喜愛這雙雪鞋,我struggle了一段時間後才終於順利使用。

Figure 4-4.1: 剛開箱的女用版MSR Lightning Explore。

Figure 4-4.2: 我在網路上訂購過不少次MSR的snowshoes,都是疊在一起用橡皮筋綁起來的方式打包。

Figure 4-4.3: 這是使用HyperLink Binding的女用舊版MSR Lightning Explore,外型好看且簡潔,也有在上坡時可以省力的heel riser。

Figure 4-4.4: MSR Lightning可以說是目前市面上traction最好的snowshoes,除了底部有兩個鋸齒狀金屬長排,腳掌下的垂直方向還有較短的兩排。
大部分的snowshoes是不分性別的unisex,但也有少數有分男女,而MSR Lightning Explore就有分男女。為了避免在行走時雙腳撐太開不自然也不舒服,女用版的snowshoes在寬度上會窄一點。不過我覺得MSR的snowshoes在這方面的寬度差別相當有限,而女用版teal這藍綠色比男版的紅色好看,因此決定買女用版。
MSR Lightning秉持著MSR重視traction的精神精益求精,從暢銷鞋種Evo更進一步強化,除了鞋底的兩個長排鋸齒狀金屬,腳掌底下的垂直方向又加上兩排,達成所謂360度traction的能力。此外,Lightning的deck使用的是鋁合金框與尼龍布料,除了輕使得走起來比較不累,也沒有Evo走在crusted snow上的噪音問題。這些優點在Lightning的Trail、Explore與Ascent這三款snowshoes都一樣,而且不分新舊binding的版本。
因為strap加裝棘輪裝置的關係,使用HyperLink的舊款Lightning Explore在穿脫鞋子時非常方便,即使是在戴上手套、甚至是mitten的狀況。如果你是穿同一雙鞋子重複使用這組snowshoes,可以不需要動到腳後跟的strap,只需要鬆開與拴緊腳掌上的strap即可,相當輕鬆且快速,也是這雙snowshoes令人喜愛的另一個原因。

Figure 4-4.5: MSR雪鞋的尺寸使用指南,Lightning、Revo與Evo這三款都適用。

Figure 4-4.6: 腳掌下的底部traction特寫。

Figure 4-4.7: HyperLink這種binding的特寫,只用腳後跟與腳掌上各一根strap固定,非常簡單是優點,但也同時是缺點。

Figure 4-4.8: 為了緩衝單根strap施加在腳掌上的壓力,前端strap的下方兩側刻意加裝EVA foam這種墊子。即使如此,穿硬一點的鞋子會比較好。
我第一次穿上這雙snowshoes感覺到的第一個問題是腳掌不太舒服,之所以如此是得承受來自腳掌上唯一一根strap拴緊的壓力。雖然MSR有特地在strap的下方兩側裝上EVA foam這緩衝墊紓解,但效果有限。想了一下後找到解方,就是換穿一雙較硬的鞋子,不舒服的感覺果然就消失。
解決腳掌不舒服的問題後,沒多久就發現第二個問題,就是腳後跟的strap很容易下滑使得鞋子脫離雪鞋,得停下來重新穿上並拴緊。市面上大部分的snowshoes都是用一根strap固定腳後跟,有時候會下滑很正常,但如果像這雙snowshoes會頻繁下滑就不正常。
在我第一次用Evo走去來回6 miles的Tumalo Falls後,隔天又穿這雙HyperLink Binding的Lightning Explore重新走一次,腳後跟的strap全程至少掉了五、六次,而且都是左腳而不是右腳。其實不少時候我是在腳後跟strap已經下滑的狀況下沒重新拴緊繼續走,不然應該會下滑超過十次。

Figure 4-4.9: HyperLink這種binding比較會挑鞋子,如果你穿的鞋子腳後跟輪廓是這種樣子,腳後跟的strap會比較容易在行走的過程時下滑。

Figure 4-4.10: 如果鞋子的腳後跟輪廓長這樣子,也就是在strap的下方往外凸而不是內凹,這根strap就不太會下滑。

Figure 4-4.11: MSR Lightning也可以加裝tails增加浮力。

Figure 4-4.12: MSR的專用snowshoe bag,但只能容納到25吋的長度。
在發揮工程師精神後,很快找出跟鞋子的heel profile,也就是腳後跟輪廓有關。如果穿的鞋子腳後跟輪廓如Figure 4-4.9所示,就有比較高的機會發生heel strap下滑的問題;但如果鞋子腳後跟輪廓如Figure 4-4.10所示,也就是鞋子在strap的下方是外凸而不是內凹,這根strap就會乖乖固定在腳後跟而不會下滑。在又換了一雙夠硬且腳後跟輪廓下方外凸的鞋子後,從此走起來一切順利,終於馴服了這雙高檔雪鞋。
大家可能會好奇為何我有這麼多種鞋子可以做這些實驗,因為我這幾年都是穿防水的cross country skiing的鞋子從事snowshoeing,不需要為了snowshoeing把夏天hiking的鞋子也帶出來。此外,用在classic、skating與backcountry不同類型的越野滑雪都有自己的專屬鞋子,也因此我有很多鞋子可以試。
不過如Figure 4-4.9這種腳後跟輪廓的鞋子我也穿在Evo與Evo Ascent上,為何就沒有strap下滑的問題?當穿著雪鞋行走時,鞋子並不是被binding完全固定,而是會有些許滑動。HyperLink只在腳掌上用一根strap固定,鞋子的滑動比腳掌用兩根strap固定的Evo與三根strap固定的Evo Ascent來得大,腳後跟在較大的滑動過程中因而較容易鬆掉而下滑。
我自己的看法是,只要在腳掌上多一根strap,腳掌受力過大所產生的不舒服與腳後跟strap下滑的問題應該可以同時獲得解決,而MSR的工程師應該也曉得。不過這樣做有個問題,就是整體性能會跟高一檔次的雪鞋之王Lightning Ascent類似,難以做出市場區隔,但也因此招致抱怨,畢竟這是款昂貴的雪鞋。新版都用mesh binding的Lightning Explore與Lightning Ascent就給人無差別的感覺,似乎沒必要買更貴的Lightning Ascent。

Figure 4-4.13: 準備上路的Lightning Explore。

Figure 4-4.14: 走沒幾步後snowshoes就會沾上不少雪,鞋子最好也能防水。

Figure 4-4.15: 在Yellowstone用這雙snowshoes走過幾次,感覺相當不錯。

Figure 4-4.16: 左邊這雙舊版用HyperLink Binding的MSR Revo Explore也正在phase out,這幾年有不錯的機會可以用半價買到,但有相同的挑鞋子問題。
這雙會挑鞋子硬度與腳後跟輪廓的snowshoes對首購族來說風險高了點,因此我不是很推薦買舊版HyperLink Binding的Lightning Explore當你的第一雙snowshoes。但在phase out的這幾年間,我估計會有不錯的機會看到令人心動的低於$200清倉價,到時候就自己看著辦。新版用Paradigm Binding的Lightning Explore沒有這種挑鞋子的問題,預算沒問題的話買下無妨。
這雙高檔雪鞋deck所使用的尼龍布料有可能在某些狀況下被刺破,比如雪底下的樹枝或是尖石,在雪不夠深的狀況下比較有可能發生,走的時候最好小心一點,或是改用塑膠deck做的Evo或是Revo。也就是說,比較庶民的snowshoes還是有好處的,就好像大部分人不會想在unpaved road上開BMW,但比較不介意開Honda。
HyperLink用前後各一根strap固定鞋子的binding畢竟不是完全牢固,比較不適合用在高強度的mountaineering地形,但以recreation為主的雪鞋健行則是相當理想。如果最平坦地形的recreation難度算1,最高難度的mountaineering算10,這雙HyperLink Binding的Lightning Explore大概適用到7與8之間。
Previous Next
[4-1. Snowshoeing vs Cross Country Skiing] [4-2. How to Choose Snowshoes?] [4-3. Snowshoes Review: MSR Evo & Evo Ascent] [4-4. Snowshoes Review: MSR Lightning Explore Women's (HyperLink Binding)] [4-5. Snowshoes Review: Crescent Moon Luna] [4-6. Snowshoes Review: TSL Symbioz Hyperflex Phoenix] [4-7. Snowshoes Review: MSR Evo Explore]
[1. Introduction] [2. Tire Chains] [3. Planning and Preparation] [4. Winter Sports] [5. Other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