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1, 2015
Glacier National Park (8-3)
[1. Introduction] [2. 旅遊建議/食宿交通] [3. Scenic Drive] [4. Day Hiking] [5. Wildlife Watching] [6. Other Activities] [7. Who's Who in the Park] [8. More about the Park] [9. Conclusion]
8. More about the Park
[8-1. Glacier and Glacial Landforms] [8-2. Going-to-the-Sun Road] [8-3. Night of the Grizzlies] [8-4. Bear Grass] [8-5. Continental Divide and Triple Crown Hike] [8-6. In an Instant: Grizzly Bear Attack]
8-3. Night of the Grizzlies
“The night of the grizzlies was the night that we learned the hard way. How little we knew about grizzlies.” -- Doug Chadwick
Figure 8-3.1: 當年報紙對公園grizzly bear攻擊造成兩死事件的一個報導。
1967年八月十二日的晚上(持續到十三日凌晨),Glacier National Park發生了自公園成立後第一次的grizzly bear攻擊人致死的事件。當晚同時在兩個地方發生,一個地方是Granite Park Chalet旁邊的營地,來自Minnesota的Julie Helgeson因熊攻擊而死;另一個地方是離Lake McDonald不遠處的Trout Lake,來自加州San Diego的Michele Koons也因另一隻grizzly bear的攻擊而死,她們兩人死的時候都只有19歲。
整個事件開始於八月十二日的下午,Julie Helgeson與Roy Ducat這兩位在East Glacier Lodge(應該就是Glacier Park Lodge)暑期打工的學生與男女朋友,hitchhike到Logan Pass後一起走Highline Trail,並打算在Granite Park Chalet過一夜。不過當天Granite Park Chalet已經客滿,所以他們只能到這旅館不遠處的營地過夜。睡到半夜被一隻grizzly bear攻擊,在Julie Helgeson被這隻熊拖走後,Roy Ducat帶傷逃到Granite Park Chalet求救。運氣很好的是,當天這旅館住了三位醫師與一位護士,其中一位還是外科手術醫師。在ranger用無線電求救後,直昇機在半夜到達並送來醫療用品,這位外科醫師直接在旅館進行手術醫治Roy Ducat並救活了他;然而Julie Helgeson並沒有這麼幸運,之後大家雖然在半夜循著血跡找到她,而找到她時她也還活著,但因為受傷過重且失血過多,在旅館裡死亡。
隔天一大早,幾個年輕人很驚恐地跑到一個ranger值勤的小木屋,報告了昨晚被grizzly bear攻擊的事情。一開始ranger以為他們講的是發生在Granite Park Chalet發生的事件,因為他已經從無線電知道這件事。後來才在很難理解的情況下,終於聽懂這些年輕人所說的是昨晚發生在公園的另一個grizzly bear攻擊事件,而地點在Lake McDonald不遠處的Trout Lake。
這群在Trout Lake被grizzly bear攻擊的年輕人與Julie Helgeson和Roy Ducat都認識,因為他們都是在公園暑期打工的學生,一開始也邀Julie Helgeson和Roy Ducat兩人到Trout Lake做backpacking。不過因為他們兩個人上週已經到過Trout Lake,所以沒有跟他們一起,而是自己到Granite Park Chalet去。而在Trout Lake的這晚,這群人也是睡到一半被另一隻grizzly bear攻擊,因為play dead無法奏效,大家紛紛爬上樹躲避,但同行的Michele Koons並沒能來得及逃,之後死在這隻熊的攻擊。而這群躲在樹上的人,在等到天亮後才在悲傷與恐懼下趕緊逃跑並報案。
公園在隔天派出ranger持槍到這兩個事發地點,試著找出這兩隻行兇的grizzly bear。先在一隻被槍斃後的熊肚子裡找出一團金髮,之後在另一隻熊的熊爪發現疑似血跡,但無法完全確定這是否就是另一隻行兇的熊。在這抓「兇手」的過程中,因為也擊斃了幾隻小熊,所以遭到社會抨擊,而整個事件也引起了社會不同角度的看法。有人覺得國家公園有這種凶猛野獸好可怕,認為應該將grizzly bear這種危險的動物除掉;但也有的人覺得這些熊很無辜,他們之所以會有這種可怕的行為是因為被人帶壞的,看似天災,但其實是人禍。
Figure 8-3.2: 這個1967年發生的事件後來被Jack Olsen寫成Night of the Grizzlies這本蠻有名的書,公園Visitor Center裡的書店還是旅館的紀念品店有在賣。
當時一位備受敬重的記者Jack Olsen對這事件作了深入的探討與分析,並寫了Night of the Grizzlies這本書,也因此後來就都以Night of the Grizzlies稱呼這個當年的不幸事件。據說如果你去國家公園camping的當晚看這書,會害怕到不敢睡覺。
有很多因素造成這個一晚兩個熊攻擊的不幸事件,餵食野生動物是一個很大的原因。雖然現在的公園宣導不能餵食野生動物,但早期的公園並非如此。如果你看過一些歷史相片或是影片,會看到遊客在馬路上餵食熊(或其他動物),而熊媽媽甚至會帶小熊到馬路在車窗外跟遊客要食物吃。此外,公園還會在傍晚把垃圾倒出來以吸引熊,包括Granite Park Chalet也這麼做,這樣保證遊客可以看到野生動物,並成為了一項到公園的娛樂。
之所以如此,一個原因是因為大家期待在這種地方看到熊,而因為當年支持公園的人還不夠多,所以公園也以此來吸引遊客,希望有更多的人來支持國家公園的理念,以免數人頭的時候數輸,結果造成比如Hetch Hetchy這種在公園裡被蓋水壩的悲劇。
另一個是backpacking的問題,當年並沒有所謂的pack in pack out這政策,而ranger也沒有常常在巡視backcountry。一些搞backpacking的人因為懶得背這麼多東西,離開的時候就乾脆把一些東西留在backcountry campground。這不僅是造成公園環境的清潔問題,也吸引到grizzly bear來這找食物,無形之間也等於是在教育這些熊,想要食物很簡單,只要到有人的地方就可以了。而這些習慣人類食物的熊也逐漸變得越來越不懼怕人,並且變得很aggressive。
棲息地,也就是habitat的縮小也是原因之一。當人越來越多,grizzly bear能活的地方就越來越少。在48州,當年就只剩Glacier與Yellowstone這兩個地方能看到grizzly bear。隨著越來越多遊客到這兩個公園,無形間也增加了人跟熊的互動機會,出事率當然也就會增高。
而1967年非常乾旱,Glacier發生一堆森林大火,這使得grizzly bear喜歡吃的食物比如huckleberry減少,而這些熊又大都受過沒東西吃就去找人的這種教育,難免會有幾隻熊做出比較激烈的事情。如果前一個冬天雪下得過多,也可能造成夏初的食物不足而使得這些熊跑去比如營區找東西吃。
Figure 8-3.3: 在這事件過後的四十多年,當年的存活者以及相關人物才恢復心情韻意接受訪問討論這件事(講到某些地方還是很難克制住情緒),而2010年的公園百年紀念也有撥放這段紀錄訪問片,我很推薦去買來或是租來看。
總之,這不幸的事件跟公園對熊與整個野生動物的管理方式有很大的關係,或說是只重視景觀但不重視科學的管理方式所造成。讓熊跟人近距離以及與食物的接觸,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可說是自己埋定時炸彈,一旦某些天然條件配合,這炸彈就會被引爆,然後看是那個poor guy因此而受害。除了backpacking的人以外,hiking或是在路邊營地過夜的人也承受了相當的風險。因為這種習慣於人類食物的熊非常危險,所以你會看到"A fed bear is a dead bear"這一句話,公園會remove(很多時候其實就是kill,但用remove這字比較婉轉)這熊。
公園對熊的不當管理在之前就曾受到批評,不過就跟全世界的政府一樣,沒出事之前都自我感覺良好,不會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有什麼問題。Julie Helgeson與Michele Koons在同一晚因grizzly bear攻擊而喪命的事件終於使得公園對此認真檢討,而不遠處的Yellowstone也被這事件的暴風掃到而一起被檢討。
另一方面,grizzly bear並沒有因為這個一晚兩死的事件而受到全面補殺,反而是更加受到保護並在之後被列上了Endangered Species List。公園的bear management與其他的相關管理也因為這個事件在之後做了180度的改變,不餵食野生動物、不再搞garbage dump來吸引熊娛樂遊客、食物要放進去bear proof closet、到backcountry要pack in pack out......等等的一些相關規範並延續至今日。
Previous Next
[8-1. Glacier and Glacial Landforms] [8-2. Going-to-the-Sun Road] [8-3. Night of the Grizzlies] [8-4. Bear Grass] [8-5. Continental Divide and Triple Crown Hike] [8-6. In an Instant: Grizzly Bear Attack]
[1. Introduction] [2. 旅遊建議/食宿交通] [3. Scenic Drive] [4. Day Hiking] [5. Wildlife Watching] [6. Other Activities] [7. Who's Who in the Park] [8. More about the Park] [9. Conclusion]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