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9, 2014

Yosemite National Park (8-1)


[1. Introduction] [2. 旅遊建議/食宿交通] [3. Sightseeing] [4. Day Hiking] [5. Winter Activities] [6. Other Activities] [7. Who's Who in the Park] [8. More about the Park] [9. Conclusion]


8. More about the Park

[8-1. Hetch Hetchy] [8-2. Firefall] [8-3. California Geological Survey] [8-4. Sierra Club]

8-1. Hetch Hetchy

"Dam Hetch Hetchy! As well dam for water-tanks the people's cathedrals and churches, for no holier temple has ever been consecrated by the heart of man." -- John Muir

IMG_4280 Hetch Hetchy Reservoir and O'Shaughnessy Dam
Figure 8-1.1: 開進公園Hetch Hetchy不久可以看到的Wapama Falls、Tueeulala Falls與水壩。

Hetch Hetchy是美國保育歷史的一個重要地點,也是個傷心地。這地方現在是個水庫,建成於1923年,舊金山灣區超過二百萬居民就是喝這水庫的水。

在LA興起前,舊金山是美西的主要都市,也是人口最稠密之處。不過這個城市一直以來就有缺乏(完善)水源的問題,而這問題隨著人口增加而日益嚴重,也促使舊金山更積極尋找更好的新水源。而在找得到的選擇裡,Yosemite裡的Hetch Hetchy Valley被認為是最好的選擇。除了山谷地形本身就適合蓋水壩外,這些水來自於冬天High Sierras的降雪且經由Tuolumne River流到Hetch Hetchy這,由於整個High Sierras屬於國家公園而不會被開發,因此水質獲得保證。更重要的是,這地方是聯邦政府所擁有而不是私有土地,因此在土地取得方面方便很多,只要聯邦政府同意即可。要不然,光是購地就可以拖很久,而且購地成本可能又貴很多。說來諷刺,原本以為成立國家公園給聯邦政府管最安全,但也因為是聯邦政府管,只要一個決策就可以改變一切,是當初很多人所沒有料想到的。

Hetch Hetchy被很多人形容成是Yosemite Valley的孿生兄弟,他們長得很像,而當年進行California Geological Survey的地質大師Josiah Whitney對Hetch Hetchy的形容可說是相當精確的:

"Hetch Hetchy is almost an exact counterpart of the Yosemite. It is not quite as grand a scale as that valley; but if there were no Yosemite, the Hetch Hetchy would be fairly entitled to a world-wide fame; and, in spite of the superior attractions of the Yosemite, a visit to its counterpart may be recommended, if it be only to see how curiously nature has repeated herself."

我自己還蠻喜歡他最後"if it be only to see how curiously nature has repeated herself"這一句的。

IMG_4281 O'Shaughnessy Dam
Figure 8-1.2: 近距離看到的水壩O'Shaughnessy Dam。

舊金山要在Yosemite蓋水壩除了違反國家公園的精神,自然也不見容於當時的保育人士,John Muir當然更是強力反對這件事。即使如此,舊金山不止一次向聯邦政府申請在Hetch Hetchy蓋水壩的許可,但全部被駁回,直到1906年。

1906年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舊金山大地震,這地震同時造成了大火並且蔓延了好幾天,造成了約3,000人死亡以及摧毀了整個城市的80%。這個慘重的傷亡,讓水源區這議題再度燃起,認為舊金山當時如果有一個好的水源區,就可以順利引水滅火,傷亡損失就不會這麼慘重。此外,大部分到Yosemite的人都不會到Hetch Hetchy(當時沒路到這,得靠backpacking才能欣賞這裡的風光),既然如此,在這地方蓋水壩對大部分的遊客沒差,又可以讓舊金山的廣大居民喝到水,為何不在這蓋水壩呢?

總之,社會輿論開始轉向支持蓋水壩,即使John Muir自己創立的Sierra Club內部對這個水壩案也出現了意見紛歧,而聯邦政府內部也有更多人願意支持在Hetch Hetchy蓋水壩的提議,畢竟大部分的人同情舊金山的遭遇。

IMG_2651 O'Shaughnessy Dam, Yosemite National Park
Figure 8-1.3: 午後的水壩正在放水。

同情歸同情,John Muir依然認為在Yosemite裡蓋水壩是錯誤的,何況Hetch Hetchy並不是唯一可以蓋水壩的地方,公園外其實是有地方可以讓舊金山蓋水壩的,為何這些人偏要選在Yosemite裡呢?這時候的John Muir可說是德高望重,除了挾高知名度違反眾意阻止這個水壩案(這舉動當然是被很多人譙到翻),也試著發揮他跟Theodore Roosevelt的交情,希望當時還在當總統的Roosevelt可以發揮他的影響力擋下這個水壩案。畢竟,當年他們兩共同度過了相當愉快的四天三夜。如果你有去過John Muir National Historic Site這地方的話,可以看到Figure 3.6那張Roosevelt為Hetch Hetchy這件事寫給他的一封信。

Theodore Roosevelt被視為是所有總統裡對保育最有貢獻的,而John Muir跟他共度四天三夜的交情確實也相當深厚,但在地震後的這個水壩案,他最後選擇了袖手旁觀,並沒有幫John Muir阻止舊金山要在Hetch Hetchy蓋水壩的這個計畫;不過John Muir並沒有放棄,繼任的總統William Howard Taft在1909年造訪Yosemite,John Muir當然又成為了總統的導遊,他也趁機遊說Taft並且成功說服他舊金山其實是可以在Hetch Hetchy外找到水源的。

雖然總統Taft被他遊說成功,但舊金山也不放棄,1913年換下一任總統Woodrow Wilson上任,這個水壩案很快又獲得批准。John Muir當然是想翻案,但不幸的是他已經七十五歲,而在這個阻止水壩案的過程中奔波勞碌也造成多次身體不適,不幸在隔年的1914年過世。很多人認為,阻擋這個Hetch Hetchy的水壩案讓他心力交瘁而折壽,不然他應該可以活更久的。

Hetch Hetchy Valley
Figure 8-1.4: 還沒被蓋水壩之前的Hetch Hetchy (From Wiki)。

最後,舊金山終於成功於1923年在Hetch Hetchy蓋好水壩,水壩名稱為O'Shaughnessy Dam,在之後的相關設施完工後,舊金山與周遭的居民終於可以喝到來自Hetch Hetchy的水。

Hetch Hetchy的故事並沒有因此結束,即使水壩已經蓋完、水也送到了舊金山灣區各地,一直以來還是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天大的錯誤,並且主張這個水壩要拆,還給Yosemite最原始的一面。如果現在的Hetch Hetchy沒有水壩而有人想在這蓋水壩的話,我相信是不可能蓋成的,但這地方已經有水壩而想拆則是另外一回事。雖然小布希政府的時候曾經特別撥了預算研究可行性,但反對聲浪依然相當高。更早的前市長Dianne Feinstein(現在是參議員,一到選舉這名字可說是蠻常被聽到的)就強烈反對拆這水壩,可說是誓死捍衛舊金山居民的飲水權:

"All this is for an expanded campground? . . . It's dumb, dumb, dumb."

IMG_4276 Yosemite National Park
Figure 8-1.5: 一直以來都有要廢除這水壩的主張,不過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Hetch Hetchy的這個水壩有朝一日會不會被拆?也許,但同志仍須努力是確定的。很多時候其實雙方都有很好的意圖,不幸的是一個地方只能有一種用途而無法各分一半,決定什麼用途就看當時的人怎麼想了。

Previous Next

[8-1. Hetch Hetchy] [8-2. Firefall] [8-3. California Geological Survey] [8-4. Sierra Club]

[1. Introduction] [2. 旅遊建議/食宿交通] [3. Sightseeing] [4. Day Hiking] [5. Winter Activities] [6. Other Activities] [7. Who's Who in the Park] [8. More about the Park] [9. Conclusion]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