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29, 2025

Touring National Parks in Winter (3-1)


[1. Introduction] [2. Tire Chains] [3. Planning and Preparation] [4. Winter Sports] [5. Others]


3. Planning and Preparation

[3-1. Driving in Winter] [3-2. Route Planning]

3-1. Driving in Winter

IMG_9653 Mount Baker Highway (SR-542) in Winter
Figure 3-1.1: 在車上欣賞周遭雪景是一種享受,但雪上行車是另個挑戰。

IMG_2447 Generals Highway in Winter
Figure 3-1.2: 冬天也可以開上Sequoia National Park的Generals Highway,在大雪剛過後常常還是得上雪鍊。

IMG_6351 Crash on Icy US-395, Inyo National Forest
Figure 3-1.3: 這是加州Eastern Sierra的US-395,雖然speed limit是65 mph,但在這個路面還有冰雪的路段開超過45 mph就可能會出事。

在會下雪的地方,不管是不是在國家公園裡,路況是影響行車的最大變數,之前安排的行程到時候未必能完全按照計畫執行。一段原本半小時的車程,可能因此變成快二個小時。這還不是最糟的,萬一之前有人在這出事、或因為雪過大使得鏟雪車來不及處理,有可能整天關閉或更久。

冬天的路況是動態的,下個半吋一吋通常影響不大,但繼續下到一定程度後路況就開始變糟。即使鏟雪車處理過,路上還是會有殘雪跟殘冰,意外事故也開始容易發生。一旦雪下完出太陽,路上的雪通常會開始融化變成較好開,甚至跟夏天開車完全一樣,但有的地方雪融化得很快,而有的融化得慢,跟當地的溫度與地形有關。

用Grand Teton與Yosemite Valley做個對比好了,同樣下完大雪出太陽的隔天,Yosemite Valley大都在中午前後馬路上的雪就融得差不多而解除雪鍊管制,但Grand Teton馬路上的雪常常可以繼續殘留好幾天,甚至超過一個星期。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雪後天晴的Yosemite Valley常常可以到達40F左右的溫度,但Grand Teton常常都還是在30F以下,即使之後連續幾天都是太陽高掛的天氣。

IMG_6355 Snow Hazard on US-395
Figure 3-1.4: 車頂上的雪也得剷掉,不然可能會收到罰單。遇到前方有這種車最好離遠一點,車頂的雪有可能會隨時飛走砸到其他的車,而遺留在馬路上的殘雪也可能造成危險。

IMG_0030 Road in Winter, Mount Rainier National Park
Figure 3-1.5: 冬天剛進入Mount Rainier National Park時雖然大都不需要上雪鍊,但路旁已經有雪堆,還是該放慢車速並保持行車距離。

IMG_0066 Road in Winter, Mount Rainier National Park
Figure 3-1.6: 4WD與AWD的車加上snow tires大都等同於有上雪鏈,但路況很差的時候還是得上雪鏈。

在馬路上還有殘冰殘雪的狀況下,下午開車可能比早上容易,前提是當天不繼續下(大)雪。之所以如此是這種地方一大早常常都還是低於30F的溫度,前一天在馬路上融掉的雪先變成水,之後在晚上結成冰,因此早上開車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即使路面沒有任何明顯的雪或冰。

Figure 3-1.7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這是某天一大早我離開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往南開進入Snake River Canyon的US-89路況。這地方的speed limit至少是55 mph,但我只敢開在45 mph左右,遇到較大弧度的轉彎、或是下坡路段可能還會減速到40 mph或更慢。只要車外溫度在40F以下,都還是得假設路面可能有殘冰,除非確定路面是乾的。

白天的溫度逐漸上升,中午前多少會融掉馬路上的一些冰跟雪,有些地方中午過後甚至大半都已經融光。即使如此,開車還是不能太大意。有時候融雪會在馬路上形成「剉冰」、或是一大灘水(晚上又結冰成為black ice),而水裡可能暗藏冰,車速過快依然會出事。原則上,只有在馬路全乾的狀況下才算是解除警報。

IMG_9886 Winter Road (Wet and Maybe Icy) at Snake River Canyon
Figure 3-1.7: 路上看起來似乎很乾淨沒有雪,但這時候是早上且不到30F的溫度,路面也不是乾的,反光的幾個地方有可能水裡藏冰,還是該放慢車速。

IMG_5137 Road to Mount Bachelor, Deschutes National Forest
Figure 3-1.8: 去滑雪場的路上車子常常是大排長龍且走走停停,輪胎抓地力不夠的話有可能爬不上去而需要上雪鍊。

IMG_9066 Elk on Hermit Road
Figure 3-1.9: 動物在冬天照樣會過馬路,是另一個在山區或是國家公園行車得留意的。

一個最常提到雪上開車的注意事項,就是盡量避免緊急煞車。即使輪子的轉速因此慢下來,車子本身的momentum加上冰的低摩擦力可能使車子打滑,也許撞上附近的車輛,或是滑到路旁的雪堆而需要道路搶救。輕踩煞車多次通常比一次將煞車踩到底保險,而這表示車速不該太快,並且跟前車保持比夏天更長的車距。

勤查天氣預報在雪季出遊是一個好習慣,也是我一定會做的事,而且在行車前幾天就看,因為一場雪對道路造成的影響可能持續好幾天。此外,每個州的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都會持續更新道路狀況,可以查到相關的資訊提供行車前的準備。比如你打算坐飛機到Denver準備去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或其他這州的滑雪場滑雪,可以在google輸入"road condition colorado",之後據此找到相關網頁,有些甚至還提供webcam提供即時路況影像。

如果這是你第一次面對雪上行車,焦慮惶恐是難免的,如果旁邊可以坐一個已經有這種經驗的人會好很多。其實大部分的時候沒太多技術成分,速度放慢並拿出耐心,大都可以全身而退。根據我的經驗,如果你在第一天安全下莊,睡一覺後有如打了疫苗讓身體得到抗體,隔天再面對相同狀況就覺得好像也還好,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

IMG_0873 Junction of UT-12 and UT-63
Figure 3-1.10: 不要小看圓環,在積雪與結冰的狀況下得開很慢,不然可能打滑撞到不該撞的東西。

IMG_1416 US-89 between Zion and Bryce Canyon
Figure 3-1.11: 可以的話,盡量避免在下(大)雪的狀況下開車。

IMG_2676 San Bernardino National Forest in Winter
Figure 3-1.12: 這是南加州Big Bear Lake附近某年冬天的路況,路上的雪已經在下午全部融光,不少地方也已經由濕轉乾成為夏天的路況。

隨著在這種狀況下的開車次數越來越多,相關經驗也會越豐富,甚至可以超前部署而避免被其他車子波及到。即使如此,經驗豐富不表示什麼狀況下都得開車,遇到下大雪還是whiteout也許就不開,或是考慮使用大眾運輸工具,比如不少下坡滑雪場都有提供ski bus,雖然營運ski bus通常是為了避免停車場被塞爆。

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回生二回熟,雪上行車也是。如果你就是喜歡親身體驗冬天的銀白世界,這是遲早要面對的事。只要事先勤查天氣預報,開車時不搶快,到時候的行車狀況大都會比預期順利。

Previous Next

[3-1. Driving in Winter] [3-2. Route Planning]

[1. Introduction] [2. Tire Chains] [3. Planning and Preparation] [4. Winter Sports] [5. Others]

Tuesday, January 21, 2025

Snowshoeing: Tumalo Falls


IMG_3935 Skyliner Sno-Park
Figure 1: Skyliner Sno-Park是Bend區域另一個提供雪上活動的sno-park,中午過後車子常常滿出來到馬路邊。

IMG_3485 Tumalo Falls Road in Winter
Figure 2: 從Skyliner Sno-Park走一小段路會到達夏天開往Tumalo Falls的馬路,冬天因雪關閉車輛通行。這個停車場通常不會剷雪,車子開進來有可能會陷在雪堆裡而動彈不得。

IMG_3512 Skiing on Tumalo Falls Road
Figure 3: 邊下雪邊走,這兩位是用cross country skiing的方式進行。

IMG_3498 Skiing on Tumalo Falls Road
Figure 4: 馬路上的積雪很深,因為已經不少人走過,走起來輕鬆很多,不需要費力breaking trail。

IMG_3806 Snow-Covered Trees on Tumalo Falls Road
Figure 5: 雪暫時停止並露出些許藍天,沒多久後又繼續下。

Tumalo Falls是位於Bend附近Deschutes National Forest的一個瀑布,也是這區的一個名勝。夏天可以開車(unpaved road)到這瀑布附近,之後走幾步路就可以欣賞。不過這條路在冬天沒有剷雪,所以通常得用snowshoeing或是cross country skiing的方式到達,雖然我也看過有人騎fatbike或什麼裝備都沒有用走的。

冬天通常是將車停在Skyliner Sno-Park的停車場,之後有兩種選擇,一個是走夏天可以開車的馬路,另一個是走Tumalo Creek Trail這步道。如果你打算用cross country skiing的方式進行,走夏天的馬路會比較容易,也比較快。如果你沒任何裝備,在馬路上雪地健行也會比較容易,走Tumalo Creek Trail比較會有postholing的問題,也就是一腳踏下就深陷入雪堆。

如果你用snowshoeing的方式進行,兩者皆沒有問題,可以考慮用馬路與步道以loop的方式來回。走Tumalo Creek Trail比較有上上下下,坡度略大於走馬路,好處是有高點可以俯視下方的山谷。不過Tumalo Creek Trail處於山谷的南邊,冬天太陽較低,比較難曬到太陽,但如果你走的時候是陰天或甚至是下雪或下雨就沒差。

IMG_3579 Tumalo Falls Road in Winter
Figure 6: 過了前方的橋就是夏天的步道口,再走幾步路的步道就可以看到Tumalo Falls。

IMG_3586 Tumalo Creek in Winter, Deschutes National Forest
Figure 7: 橋上看到的Tumalo Creek,不過這地方看不到瀑布。

IMG_3598 Tumalo Falls in Winter, Deschutes National Forest
Figure 8: 銀白世界的Tumalo Falls,有興致的話可以繼續走到瀑布的上面。

IMG_3595 Tumalo Falls in Winter, Deschutes National Forest
Figure 9: 拉長鏡頭後的Tumalo Falls。

IMG_3693 Tumalo Falls Trailhead
Figure 10: 另一群人也用cross country skiing的方式到達了夏天的Tumalo Falls步道口,幾步路後就可以看到瀑布。

有一件事情得注意,就是雖然車子可以開過Skyliner Sno-Park並停到馬路關起來前的停車場,後面這一小段路不保證會剷雪,加上過橋前有一個下坡,車子的抓地力不夠的話,有可能會陷在那地方,可能得上雪鍊才出得來,如Figure 20所示。

我開的車有snow tires,但只是FWD,剛開到橋前面的小斜坡就覺得不妙,但我知道無法就地倒車逃脫,只好硬著頭皮開過當時還覆蓋著約一英尺雪的橋與之後的停車場。運氣不錯,之後靠著車子的momentum開回到Skyliner Sno-Park,不需要用到車上的雪鍊。

從Skyliner Sno-Park走過橋到關起閘門的夏天馬路起點大概是三分鐘路程,拿著snowshoes或是skis走這段路到起點是比較保險的做法。從這地方來回瀑布大概是6 miles,用snowshoes或是skis在去程的速度差不多,但回程是下坡,有幾個路段可以用skis不費力滑下,比snowshoes快很多。

IMG_3715 Tumalo Creek in Winter, Deschutes National Forest
Figure 11: 另一個角度的Tumalo Creek雪景。

IMG_3736 Skiing on Tumalo Falls Road, Deschutes National Forest
Figure 12: Figure 10裡的那群人沒花太多時間欣賞瀑布,很快就邁向歸程。

IMG_3746 Skiing on Tumalo Falls Road
Figure 13: 大雪紛紛的馬路,雖然不舒服,但也是一種體驗。

IMG_3750 Skiing on Tumalo Falls Road
Figure 14: 這人邊滑雪邊遛狗。

IMG_3790 Skiing on Tumalo Falls Road
Figure 15: 回程是下坡,用cross country skiing的話有幾個路段可以不用出力滑下去。

待在Bend的那幾天幾乎是天天下雪,可以看到山峰的大景無法在這種狀況下欣賞,所以決定把時間花在這。雖然邊下大雪邊走不能說是舒服,但這是正確的決定,而且沒有藍天的銀白色世界也相當好看,很有北國冬天的氣氛。其實下雪的過程中有停,而且露出短暫的藍天與陽光。

Tumalo Falls可以遠望,也可以近看,大部分人在第一個可以看到這瀑布的地方就回頭,行有餘力的話可以繼續往前走,用不同的角度欣賞這瀑布。我喜歡在一片雪地裡看到流動的水,感覺比較有生命力,整條河或湖都結冰的話感覺比較死寂一點。這地方夠冷到下很多雪,但不夠冷到讓河流結冰。即使當天大部分時間都在下雪,但只是mid 30s的溫度,濕的感覺大於冷。

這是條蠻熱門的雪道,三不五時就可以在路上看到各式各樣的人,尤其是中午時間之後,還有人在下大雪的狀況下邊走邊遛狗。回到Skyliner Sno-Park後不但車子已經停滿整個停車場,還滿到馬路旁的路肩。不是所有到這的人都往Tumalo Falls走去,不少家長帶小朋友到這就地玩雪。總之,不要太晚到這,以免找不到停車位。

IMG_3837 Tumalo Falls Road in Winter
Figure 16: 雪又暫停,可以較清楚看到這個山谷的岩壁。

IMG_3841 Tumalo Falls Road in Winter, Deschutes National Forest
Figure 17: 基本上不推薦沒用skis或是snowshoes往瀑布走,但因為這段路很多人走,是有可能這樣順利來回。

IMG_3872 Tumalo Falls Road in Winter
Figure 18: 回程時露出短暫的陽光,但只是一下子,很快又是烏雲密布。

IMG_3944 MSR Evo Snowshoes
Figure 19: 十多年前買的MSR Evo Snowshoes,寶刀未老,還是一樣好用。

IMG_3927 Tumalo Falls Road in Winter
Figure 20: 這是到達Figure 2前的下坡路,這司機想倒車但動不了,下車裝雪鍊後才順利倒車逃離。

我很滿意用showshoes走這一趟,因為是第一次走,一開始還有點擔心馬路上的雪會不會不夠,結果是多慮了,深度比預期高很多,但這未必是常態。根據報導,Mt. Bachelor是這年聖誕節到新年期間整個美國收到最多雪的地方,大約收到了~160%的平均雪量。Tumalo Falls的海拔沒有不遠處Mt. Bachelor那麼高,這段期間也許也收到了高於平均的雪量。

走這一趟的另一個目的是重新使用MSR Evo Snowshoes,而上次用這雙雪鞋至少是五年前的事。這些年的冬天將大部分時間花在cross country skiing,從事snowshoeing的時間因此少很多,因此決定在這個冬天刻意多花時間snowshoeing。實際上,我隔天又走了一次Tumalo Falls,但改用另一雙兩年前Black Friday打折時買的MSR Lightning Explore Snowshoes。

如果你嚮往snowshoeing或是cross countrys skiing這類的冬季活動,這段來回Tumalo Falls的路是很好的選擇。一來沒有認路的問題,應該也沒有雪崩的風險,加上不會很難在路上看到人,即使是雪上活動的初體驗者也可以安心嘗試。需要的話,Bend有不少商店出租snowshoes。

到達Skyliner Sno-Park前的一小段路可能需要雪上行車,但放慢車速大致就沒問題,即使不是4WD的車應該也不需要上雪鏈。大致上來說,雪地行車的負擔不大。

To Snowshoeing/Cross Country Skiing


Tuesday, January 14, 2025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威爾遜山天文台)


官方網頁

這一個星期以來,LA的大火成為美國的頭條新聞。好萊塢明星被燒毀的豪宅成為了不少人茶餘飯後的話題,但我比較關心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威爾遜山天文台)這座較少人關切的天文台。我到過這有百年歷史的天文台幾次,上次是2021年的夏天。這地方之前也曾經受到野火的威脅,目前Eaton Fire近在眉梢,寫這篇文章時又開始颳風,希望可以繼續守住。

IMG_4418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Angeles National Forest
Figure 1: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的入口,整塊地屬於Angeles National Forest的管轄範圍。

IMG_4119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Figure 2: 要參加導覽得到這個賣小吃的地方買票。

IMG_4339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Angeles National Forest
Figure 3: 100吋望遠鏡就在這裡面。

IMG_4335 Einstein at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Figure 4: 如果站在巨人的肩上已經是不可能的事,可以走巨人走過的橋。

IMG_4257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Figure 5: 這個dome可以轉動,觀測星象時會打開。

IMG_4292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Angeles National Forest
Figure 6: 志工導遊介紹到Edwin Hubble,哈伯望遠鏡就是以他命名。

說起LA地區的天文台,最有名的當然不是Mount Wilson Observatory,而是Griffith Observatory,就算沒去過應該也聽過或是看過,據說情侶在那約會還會整個人飛起來。Mount Wilson Observatory是一個擔任神聖科學任務的天文台,不大眾化,比較屬於理工宅男這類人的胃口。

這個天文台裡的100吋望遠鏡是這地方的主角,在1917到1949的卅多年期間是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這個封號之後才被San Diego郊區擁有200吋望遠鏡的Palomar Observatory取代。Mount Wilson Observatory的另一個創舉是將望遠鏡設置在標高5,713 feet的Mount Wilson山上,穩定的天氣條件使得觀測星象更不容易受到干擾。

隨著後來LA地區人口擴張所帶來的光害,Mount Wilson Observatory的觀星效果當然受到某些影響,但這不影響他在天文界所成就的地位。100吋望遠鏡並不是這地方唯一的設備,也有其他口徑較小的望遠鏡以及1990年代末期最新安裝的CHARA望遠鏡,也就是由六根望遠鏡所組成的陣列式望遠鏡,由Georgia State University擁有與管理。

IMG_4237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Angeles National Forest
Figure 7: 100吋望遠鏡下方的操作區。

IMG_4272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Figure 8: 整根100吋望遠鏡的樣子。

IMG_4240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Figure 9: 導遊很認真在解釋,我不是天文專業人士,其實聽不懂他在說什麼。

IMG_4177 Einstein at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Figure 10: 愛因斯坦曾經到過這,並留下幾張相片。

IMG_4188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Angeles National Forest
Figure 11: 除了Einstein,也有科學界其他知名的人到過這。

IMG_4181 Einstein at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Figure 12: 這張同時有Einstein與Hubble。

在100吋望遠鏡完成安裝後,不少科學家大老遠跑來這天文台使用這「神器」,其中最有名的當屬Edwin Hubble,哈伯望遠鏡就是以他命名。他在這觀察到red shift,也就是星星遠離所造成的紅位移現象,而且越遠的星星遠離的速度越快,因此推論宇宙不是靜止、而是正在擴張。雖然以上簡單兩三句話聽起來好像白開水般的無味,但這個觀察結果驚動了當時還住在瑞士的愛因斯坦,因此專程千里迢迢又坐船又坐火車到這一趟。在這爆個料,他在辦完正事離開時順路去大峽谷與其他地方玩。

在那個年代,天文學家們大都認為宇宙處於靜態,比如北極星一直在北邊,大熊星座還是獵戶座那七顆星星都定竿在同一個位置,宇宙當然是靜止的。但愛因斯坦在發展廣義相對論時,得出的方程式卻指出宇宙不是正在擴張就是收縮,是動態而不是靜態。他自己覺得這方程式一定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才違反這廣被接納的常識,所以對方程式動了手腳,於是可以得出宇宙是靜態的結果。

也許是他當時對自己的信心不足,或是因為來自於學術界的壓力,他這個動手腳後的結果被哈伯用100吋望遠鏡的觀察結果打臉,廣義相對論一開始所推得的結論是正確的。我想當時他看到哈伯所發表的觀察結果應該是既開心又懊悔,稱自己當年這個不名譽舉動為這輩子的"biggest blunder"。

IMG_4183 Einstein at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Figure 13: 另一張Einstein相片。

IMG_4179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Figure 14: Stephen Hawking已經是近代人物,三不五時出現在電視影集The Big Bang Theory裡。

IMG_4151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Figure 15: 這地方不只有100吋望遠鏡,這是架高到150英尺的另一個觀測太陽活動的望遠鏡。

IMG_4157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Figure 16: 局外人的我還是聽不懂他在講什麼。

IMG_4134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Figure 17: 這就是150英尺望遠鏡的高塔,看來需要搭一個簡單的電梯升降。

IMG_4249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Figure 18: 整個區域裡的其他望遠鏡。

哈伯觀察到的這個紅位移現象也幫The Big Bang Theory,也就是宇宙的大爆炸理論提供一個強力的佐證。既然哈伯觀測到星星一直遠離,那如果整個時間軸像影片一樣可以倒帶,星星在倒帶時就會往回內縮,繼續倒帶星星就會繼續內縮,縮到最後可能全部縮到同一個位置,那為何這時所有的星星全部奔向宇宙而不復返?因為發生了一場大爆炸。

現在人講到The Big Bang Theory比較會聯想到演了十季的電視影集,中文大都翻譯成《宅男行不行》。如果你有看過這影集,會發現主要的環境設定在Caltech周遭,也就是加州理工學院,而這間知名學校的所在地Pasadena就在Mount Wilson Observatory的山腳下。印象中,這影集裡沒有扯到這座天文台,但有提到愛因斯坦的"biggest blunder"。

在「神器」的助威之下,之前其他天文學家觀察到的星雲(nebula)也被澄清是地球所處銀河系(Milky Way)外的其他星系,這樣的星系被哈伯觀察到至少有十多個,而離地球最近的星系為Andromeda (仙女座)。有壞消息也有好消息,我們所處的銀河系跟Andromeda星系正在互相靠近,而且最終會碰撞在一起讓所有生命毀滅;好消息是,目前估計大概還要40多億年後才會發生碰撞。

IMG_4149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Figure 19: 這位志工正在解釋他的研究工作。

IMG_4409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Figure 20: 正在現場觀察太陽的活動。

IMG_4392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Figure 21: 另一個展示廳,裡面有不少用這地方望遠鏡照的相片。

IMG_4373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Angeles National Forest
Figure 22: George Ellery Hale是在這成立天文台的靈魂人物,也是幕後英雄,這地方有一個關於他的介紹。

IMG_4388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Figure 23: 月球表面的相片。

IMG_4323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Figure 24: 另一張跟愛因斯坦有關的相片。

在哈伯這些專業人士的手中,天文台的100吋望遠鏡幫人類拓展很多新知。講得比較沒氣質一點,也生產出不少學術論文幫助畢業或升等。普羅大眾到這大概就走馬看花,整個區域除了100吋望遠鏡,也有其他較小的望遠鏡與一個展示廳可以看。

參觀這天文台是免費的,但如果要參加志工帶隊的導遊(通常在周末),要交個$5之類的小錢。周日下午可能還會有在天文台舉行的簡易音樂會,但要額外付錢就是。此外,這地方屬於Angeles National Forest,理論上要付個$5之類的使用費,也許可以在到達這天文台前的ranger station買到。如果你身上有national park的interagency annual pass,可以在這場合派上用場,放在車子的dashboard上即可。

這個天文台沒有大眾化的噱頭,很樸實,比較像是參觀古蹟,而且是帶有科學性質的古蹟。夏天到這雖然有長青樹提供綠意,四周也長滿了枯黃的草,風景說實在不算特別。這不是知名的旅遊熱點,因此人少耳根子清靜不少,屬於較異類的參訪地點,但某些人也許會很喜歡。

相關文章:

Very Large Array

Back to US City/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