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1, 2010

Canon EF-S 15-85mm f/3.5-5.6 IS USM


Review from Photozone
Review from Amazon

Sample Photos

1. 簡介

IMG_9639 Mount Sinopah and Two Medicine Lake, Autumn Morning, Glacier National Park
Figure 1: Canon EOS 550D with Canon EF-S 15-85mm f/3.5-5.6 IS USM at f=32mm, Av=16, Tv=1/400 and ISO=800。這是Glacier National Park的Two Medicine Lake與Mount Sinapah,當天風大,所以湖的波浪看起來像海浪一樣。

IMG_0147 Mount Gould, Glacier National Park
Figure 2: Canon EOS 50D with Canon EF-S 15-85mm f/3.5-5.6 IS USM at f=31mm, Av=9, Tv=1/125 and ISO=100。也是Glacier National Park,地點是Swiftcurrent Lake與Mount Gould。隔天的湖水更平靜,倒影效果更好。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我寫的Many Glacier Hotel那一篇,裡面有一、兩張倒影也是這鏡頭照的(實際上這篇大部分的相片都是這顆照的)。

Canon在2009年的秋天出了兩顆APS-C的鏡頭,分別是18-135mm與15-85mm,其中15-85mm這顆的重要性與優越性都大於18-135mm。在這之前,Canon在APS-C這個系統比Nikon可說是遜了一籌,因為Canon將主要的資源都投資在full frame,所以早期會有買Canon就該上full frame這種風氣。不過近幾年Canon慢慢將資源往APS-C投資後,跟Nikon這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小。以我在2008年的秋天買第一台Canon 450D時來說,Canon跟Nikon在APS-C上的差距其實已經不遠了,那時候的Canon有10-22mm17-55mm以及剛出的18-200mm,光學品質都算相當好,上full frame的需要性跟早期比起來可說是已經大減不少。然而17-85mm這顆有著最實用焦距的鏡頭實在是媽媽不疼爸爸不愛,光學品質普通,組裝也很抱歉,可說是整個APS-C鏡頭群的一個大洞。所幸,這個洞在2009年的秋天Canon推出15-85mm這顆鏡頭後完全消失,整個APS-C的鏡頭群從此可說是相當齊全。

IMG_2498 Zion Canyon Scenic Drive, Winter Morning, Zion National Park
Figure 3: Canon EOS 50D with Canon EF-S 15-85mm f/3.5-5.6 IS USM at f=16mm, Av=9, Tv=1/200 and ISO=100。剛下完雪的Zion Canyon,因為冬天車子可以自己開進去公園裡面,才比較方便照這種相片。你會發現後面有不少張除了景以外,我也是連路都照進去。有些時候是在營造一種開車的感覺,有些時候是用來當作引導視線的leading line,某些景如果不順便把路也照進去,整個相片的強度是不夠的。

IMG_2503 Angels Landing in Winter, Zion National Park
Figure 4: Canon EOS 50D with Canon EF-S 15-85mm f/3.5-5.6 IS USM at f=17mm, Av=9, Tv=1/200 and ISO=100。也是在Zion National Park,背景是Angels Landing。

對舊有的Canon APS-C用戶來說,15-85mm這顆光看焦段與規格就是一副要取代17-85mm這顆鏡頭,是個標準的旅遊鏡焦段。光圈都不是f2.8這種大光圈,所以一般比較屬於室外用途,廣大的焦距可以一鏡到底而不需要換其他鏡頭。實際上,這顆鏡頭的15mm端讓10-22mm這顆的使用機會更少。所以如果你打算買15-85mm這顆,某方面可說是省下了買10-22mm這顆的錢,至少10-22mm這顆的重要性因此而降低不少。

以我用過幾顆Canon APS-C鏡頭的感覺,17-55mm這顆鏡頭的光學品質依然是最好的,包括銳利度以及發色。15-85mm這方面大概等於或略遜於10-22mm這顆,反正光學特性跟10-22mm這顆差距不大就是,不過考量到15-85mm這顆的大焦段,這算是相當好的品質,至少滿足我買這顆鏡頭前的期待。如果你想看精確的「技術面」,可以去我放在前面Photozone的link,雖然很多時候技術面跟實際照出來的相片不見得有高度相關。

以我自己的使用經驗,風景照一般不需要到如17-55mm這種等級的光學性質,某種程度以上其實就夠用了,而15-85mm算是有達到這種程度。而對於旅遊或一般生活照,15-85mm較大的焦段與中上的光學品質所提供的便利性,可說是比17-55mm這顆更方便與實用。

IMG_9142 Hot Spring Run-Off,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Figure 5: Canon EOS 550D with Canon EF-S 15-85mm f/3.5-5.6 IS USM at f=50mm, Av=22, Tv=1/100 and ISO=200。黃石公園地面因為thermophiles形成的繽紛色彩,這張是在Norris Geyser Basin照的。

IMG_6745 Old Faithful Geyser,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Figure 6: Canon EOS 550D with Canon EF-S 15-85mm f/3.5-5.6 IS USM at f=67mm, Av=9, Tv=1/1600 and ISO=400。黃石公園裡世界最有名的噴泉Old Faithful Geyser,在照了大約廿次左右,這張是我目前最滿意的,因為有抓到噴的感覺與力道。

IMG_4806 Rainbow after Storm,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Figure 7: Canon EOS 50D with Canon EF-S 15-85mm f/3.5-5.6 IS USM at f=50mm, Av=9, Tv=1/1000 and ISO=400。這也是在黃石公園照的,在Cooke City附近的公園東北邊路上照的,這時是雨後開始放晴。我找了一下角度,覺得把路塞進去balance這個彩虹的構圖最好。雖然彩虹不算是很難看到的景象,但要嘛顏色沒有這麼vibrating,不然就是找不到一個強有力的構圖,這張算是兩者兼具。這種暫時性的景象,可能可以持續半個或一個小時、也可能一、兩分鐘後就結束,常常得馬上反應以免錯失良機。實際上,當時霓與虹同時出現。

組裝是15-85mm這顆鏡頭另一個讓人滿意的,比17-55mm這顆APS-C鏡皇還要好,跟17-85mm這顆比起來可說是大躍進。在所有APS-C的鏡頭群裡,大概只有10-22mm這顆可以跟他比(18-200mm這顆印象中也還不錯);而對焦速度與靜音的表現也是水準以上,我自己覺得還略優於17-55mm。

這顆鏡頭在暗角(vignetting)這方面的表現較差,跟17-85mm這顆類似。對於習慣使用DPP或是Photoshop的人來說影響不大,這可以用軟體修正以及改善。在15-85mm這顆鏡之後才出的機身都有內建這顆鏡頭的相關資料,可以在裡面直接修正,適合要直出的人。

2. 使用經驗

因為我主要是照戶外風景,這邊提供的參考相片也是以這方面為主。你會發現,這邊擺的相片大部分其實也都可以用17-55mm這顆照。不過這說法有點事後之明,因為當你需要拍照的時候,常常無法預知焦段夠不夠用,15-85mm大於17-55mm的焦段讓你在拍照時比較不會被卡到,也就是我所說的方便性與實用性。以比例上來說,我用15-85mm這顆大概有10%到15%超過17-55mm這顆的焦距,雖然這10%到15%在用17-55mm時也是有變通方法可行就是。

IMG_8488 Fence and the Tetons, 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
Figure 8: Canon EOS 550D with Canon EF-S 15-85mm f/3.5-5.6 IS USM at f=32mm, Av=9, Tv=1/200 and ISO=400。風景照喜歡搞前景、中景與背景,這張在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照的算是符合這標準,雖然這張前景的安排方式比較特別。

IMG_6259 Cathedral Group from Teton Park Road, 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
Figure 9: Canon EOS 550D with Canon EF-S 15-85mm f/3.5-5.6 IS USM at f=35mm, Av=9, Tv=1/1250 and ISO=800。不是典型的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相片,但在flickr上還蠻受歡迎的。不過路也不是隨便塞就會成功,角度、大小與光線都很重要。可以想像一下沒有把這條路塞進去的差別,比如可以路邊停車,走進去路旁的sagebrush裡照就不會照到路了。

IMG_1155 Green River Overlook, Canyonlands National Park
Figure 10: Canon EOS 550D with Canon EF-S 15-85mm f/3.5-5.6 IS USM at f=42mm, Av=9, Tv=1/250 and ISO=200。到Canyonlands National Park的Island in the Sky旅遊應該很難沒去Green River Overlook這熱門地方,當年John Wesley Powell將這裡描述為Wilderness of Rock確實是蠻貼切的。

看我blog較久的人大概都知道我常是隨身用兩台相機在照,所以其實一顆可以裝17-55mm,另一顆裝長鏡頭比如70-200mm或是70-300mm,因此對15-85mm這顆的依賴性應該是不高。某些時候我確實是用這種組合,比如去一些較不容易看到野生動物的國家公園。一旦我覺得這是個有很高看到野生動物機會的地方,比如落磯山區的那幾個國家公園,一台相機裝上我現有最長焦段的100-400mm幾乎是強制性的,這時候另一台也幾乎是得強制使用15-85mm來獲得最大的涵蓋焦段,85mm與100mm中間差的焦段一般影響不大;但如果裝的是17-55mm,那中間的gap就太大了。此外,15-85mm的15mm端等於是買了點廣角端的保險,偶而會需要到。雖然我通常隨身還是會帶著10-22mm這顆,但還是懶得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實際上,我現在有三台機身,理論上可以用10-22mm、24-105mm與100-400mm這種變態組合來獲得更好的quality,尤其是在不需要走什麼路的場合。不過因為我覺得450D的機身在抗雜訊這方面稍弱,也許等我有了下一台可用ISO到6400時的APS-C機身才考慮這樣玩,到時候也許再買個二手的24-105mm。

IMG_4970 Tunnel View, Yosemite National Park
Figure 11: Canon EOS 550D with Canon EF-S 15-85mm f/3.5-5.6 IS USM at f=32mm, Av=9, Tv=1/1000 and ISO=400。Yosemite National Park的Tunnel View,用台灣攝影師的術語,這叫做芭樂景點,不過這張冬天的相片不算芭樂。

IMG_5328 Yosemite Valley at Sunset, Yosemite National Park
Figure 12: Canon EOS 550D with Canon EF-S 15-85mm f/3.5-5.6 IS USM at f=50mm, Av=16, Tv=1/25 and ISO=400。這張跟上圖是同一地點且同一天照的,都算是芭樂景點裡不算芭樂的相片。

這顆鏡是所謂的walk-around lens,對我來說是hiking時的主力,也是我買這顆鏡頭的另一個原因。之前17-85mm這顆鏡頭因為沒有zoom lock,會有掛在脖子上後鏡頭自己滑出來的現象(zoom creeping)。15-85mm這顆也沒有像18-200mm或是70-300mm這種zoom lock,但因為設計時弄得較緊,所以獲得不少改善,是我當時看這顆鏡頭review的一個重點。雖然hiking走遠時鏡頭多少還是會掉出一點,但通常不多且比17-55mm這顆少,大都在接受範圍內,對我來說算是good enough。大部分的時候,在鏡頭掉出來前我就已經覺得需要拿起相機照了。之前hiking用17-85mm這顆時,常常得一手按住鏡頭避免滑出來,可說是pain in the ass,非常不方便,是我對17-85mm這顆最詬病的地方。

IMG_6770 Park Avenue, Arches National Park
Figure 13: Canon EOS 450D with Canon EF-S 15-85mm f/3.5-5.6 IS USM at f=85mm, Av=9, Tv=1/200 and ISO=200。我自己喜歡這張在Arches National Park的構圖,除了光線外,公園巨石的size有被同時襯托出來,前面Figure 9裡的那三個山峰(Cathedral Group)也同時有這種scale的效果。

IMG_4875 Spring Sunrise, 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
Figure 14: Canon EOS 50D with Canon EF-S 15-85mm f/3.5-5.6 IS USM at f=24mm, Av=4.5, Tv=1/1000 and ISO=100。這也是我在flickr上很受歡迎的一張相片,是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的日出。

IMG_1394 Golden Gate Bridge, San Francisco
Figure 15: Canon EOS 50D with Canon EF-S 15-85mm f/3.5-5.6 IS USM at f=20mm, Av=9, Tv=1/200 and ISO=100。這也是世界超級芭樂的景點,到San Francisco的人應該很難不照這座橋,這角度是從橋西北邊的夕陽時照的。放這張的主要目的是因為這是建築物,不是自然的風景。

IMG_8998 The Stanley Hotel, Estes Park, Colorado
Figure 16: Canon EOS 50D with EF-S 15-85mm f/3.5-5.6 IS USM at f=73mm, Av=9, Tv=1/160 and ISO=400。這是蠻有名的The Stanley Hotel,因為The Shining這部電影而獲得鬼屋的封號,位在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外科羅拉多州的Estes Park這個城市。拍建築物用廣角端常有變形的問題,如果不想用軟體修正的話,可以試著站遠用望遠端拍,效果通常較好。

當初買17-85mm那顆的一個目的,就是忽然遇到野生動物時,85mm端可以派得上用場,這個目的在買15-85mm依然成立。雖然後來因為我大都兩顆鏡同時在身而減少了這方面的需求,但有時候仍然會用到,甚至是得用到廣角端,因為動物太近使得長鏡頭無法對焦。不過對大部分的人來說,85mm這端依然提供了忽然遇到野生動物的保險功能,換好長鏡頭動物可能也已經跑走了。當你需要hiking走遠時,可能還沒力氣順便帶顆長鏡頭,這時候這顆的85mm是你的最好機會(另一種作法是機身裝長鏡頭,然後隨身帶一台如Canon G12的高階DC照風景)。

3. 整體評價

15-85mm這顆鏡頭從我2009年秋天買來到現在大約一年,我算是出勤率很高的人,所以這顆鏡頭就跟之前的17-85mm一樣,是個被我狂操的鏡頭,成為我目前風景相片的主要來源。這顆鏡頭經歷了從-20F到110F的溫度範圍,跟我到過冬天冰天雪地的落磯山以及夏天熱到快中暑脫水的科羅拉多高原,至今沒出過任何小毛病,可靠度相當好,我對15-85mm這顆可說是非常滿意。

IMG_0414 Hidden Lake Trail, Glacier National Park
Figure 17: Canon EOS 50D with Canon EF-S 15-85mm f/3.5-5.6 IS USM at f=59mm, Av=9, Tv=1/250 and ISO=100。買這顆鏡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要淘汰17-85mm那一顆,當作hiking時的主力,這是Glacier National Park七月的Hidden Lake Trail,看起來跟冬天沒什麼兩樣。

IMG_0421 Down the Slope, Hidden Lake Trail, Glacier National Park
Figure 18: Canon EOS 50D with Canon EF-S 15-85mm f/3.5-5.6 IS USM at f=85mm, Av=9, Tv=1/250 and ISO=100。跟上一張同一天照的,有些時候把觀光客或是這張的hikers照進去反而更能凸顯某些氣氛,尤其是當他們的表情或動作應景時。雖然不是什麼award winning相片,我自己滿意這張用85mm端出來的scale結果,而光線的明暗也順便襯托出hikers與背景Garden Wall的空間感。

IMG_7805 Run Bighorn Sheep Run
Figure 19: Canon EOS 50D with Canon EF-S 15-85mm f/3.5-5.6 IS USM at f=85mm, Av=9, Tv=1/400 and ISO=400。這顆鏡頭的85mm端有時候可以照出不錯的野生動物,尤其是在Glacier National Park。這公園有時後會因為距離野生動物太近而無法用長鏡頭對焦,雖然這張秀的是bighorn sheep,但mountain goat的機會通常比bighorn sheep大。

IMG_7783 Tourists Enjoying Ranger's Talk in the Visitor Center
Figure 20: Canon EOS 550D with Canon EF-S 15-85mm f/3.5-5.6 IS USM at f=20mm, Av=9, Tv=1/200 and ISO=3200。我對拍ranger program這種活動還蠻有興趣的,這顆雖然因為光圈小而不是理想的室內鏡,但可以藉由機身的高ISO來彌補,不少時候還是可以定竿住動作,得到清晰的相片。

對於APS-C的使用者,如果你有一鏡到底的需求、只想或只能買一顆鏡,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勸敗15-85mm這顆,這年頭在網路上勸敗買APS-C以及非f2.8鏡頭的人不多。在這顆出來前,我還真不曉得該如何回答這問題。雖然17-55mm這顆也是相當好的鏡頭,但因為價錢更貴,一般比較推薦給常常需要照室內或是晚上這類場合的人用。隨著現在機身抗雜訊的表現越來越好,比如目前entry level的550D就有可用ISO到3200的表現,多少也壓縮了f2.8這方面的優勢,15-85mm的f5.6搭配ISO 3200,很多時候就這樣撐著用也是ok的。某種程度來說,15-85mm這顆在APS-C的角色類似24-105mm這顆在full frame的角色,而17-55mm則類似於24-70mm。

在有了15-85mm這顆後,17-85mm這顆可以說是直接退休,不少人因此急著脫手。雖然這兩顆的價錢差距不小,考慮二手市場的話也許差距更大,但我還是勸敗15-85mm這一顆,即使這顆鏡頭最被人詬病的就是價錢偏貴。15-85mm這顆剛出來時在Amazon的美金要價是800(我當時買大概降到720),現在有機會可以看到低於700,算是可以接受的範圍,但光罩得另外買是Canon一直欠罵的地方就是,除非你買的是L鏡。撇開價錢稍微偏高這件事,這顆鏡頭的評價看過去都相當正面,是顆值得買的鏡頭。

Back to Camera/Photography

1 comment:

Benson said...

Those pictures are truly wonder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