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14, 2010

Grazers vs Browsers


IMG_6488 Twig Eater: Moose, 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
Figure 1: 在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的母子還是母女moose在吃樹葉,這種行為叫做browse,所以一般moose被歸類為browsers。

IMG_2005 Elk Herd, 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
Figure 2: 典型看到elk的場景就是一群elk在吃草(graze),因此elk通常被歸類為grazers。這也是在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照的,地點應該是Elk Ranch Flats。

IMG_9009 Herd of Bighorn Sheep
Figure 3: 這是一群在National Elk Refuge的bighorn sheep,頭低低往下吃草,因此bighorn sheep常被視為是grazers。

生物學家根據反芻動物(ruminant animals)的飲食行為而將他們區分為grazers與browsers。簡單的說,頭低低以吃草為主的叫做grazers。大家聽過的「風吹草低見牛羊」,指的就是grazers;但有的反芻動物主要是吃樹葉或是嫩樹枝而不是吃草,這種的被歸類為是browsers。不過也有的是既吃草也吃樹葉,這種兩者通吃的被稱為是intermediate feeders或是mixed feeders。

在國家公園這些常見的野生動物裡,bison、elk一般被視為是grazers,moose、mule deer、white-tailed deer與pronghorn一般被視為是browsers,而bighorn sheep與mountain goat被視為是mixed feeders。不過以上僅供參考,不是所有人都如此認同。如果你有親自去觀察過野生動物的行為,可能會發現跟前面的歸類不見得完全吻合。這種吃草或吃樹葉的行為除了跟動物自己的身體構造有關外,也跟當地可獲得的食物、動物自己的適應力與季節等因素有關。同樣一種動物,在某地是grazers但換做另一地可能變成是browsers,或某季節是grazers但到了另一個季節則變成是browsers。

IMG_8806 Bison in Hayden Valley,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Figure 4: Bison也是grazers的代表,可以在如黃石公園等很多地方看到。

IMG_3953 White-Tailed Deer, Glacier National Park
Figure 5: 這是在Glacier National Park看到的white-tailed deer,這個吃葉子的動作使得white-tailed deer可以被歸類為browsers。

IMG_5382 Three Amigos,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Figure 6: Mule deer也稱做black-tailed deer,生物學家一般將mule deer也歸類為browsers,但顯然這個動作讓他們成為是grazers。

比如elk,大部分的時候確實是grazers,尤其大部分的人都是夏天去玩,你常會看到他們成群結隊頭低低吃草,吃完後坐下來嘴巴開始嚼來嚼去動個不停,因為是在反芻。但一到了冬天,有些地方的草因為積雪太深使得他們無法順利吃到草,於是他們可能就改找附近的樹葉吃,這時候他們就變成是browsers。也因此,大部分的反芻野生動物因為要適應環境,即使先天的偏好或是內部構造比較像是grazers或是browsers,嚴格來說都是mixed feeders。不過elk因為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吃草,即使他們可能也會去吃樹葉、樹枝或樹皮,但因為browse的時間大都遠少於graze,因此elk屬於grazers是比較沒有爭議的。

但像是mule deer或是white-tailed deer這種就比較有爭議了,我還看到有人問說white-tailed deer是grazers還是browsers的論壇網頁,結果後面回文戰翻天,非常有意思。一般deer(包括white-tailed deer或是mule deer)之所以被歸類為browsers跟他們的身體構造有關,或說grazers與browsers在基本面上其實有些不同,因此造成了外表行為上的不同。

首先是樹葉跟草的不同,一般的草屬於同質且重複分佈的食物,因此動物去吃時不用選擇那一根草比較好吃,囫圇吞棗是最有效率的方法,也因此這類動物的嘴巴最好是寬大,一口能吃進越多草越好。此外,他們的胃也很大,尤其是四個胃中的第一個,才可以趕快把草大量塞進去,之後慢慢消化才是王道。也就是說,grazers吃草的策略是重量不重質。

但吃葉子比較麻煩,因為旁邊有樹枝,所以吃的時候需要有篩選的機制,以免吃到不該吃的,或是方便吃到最營養與最好吃的,也因此嘴巴相對細長如moose這種樣子會比較有效率,像bison那種臉去吃樹葉就很不方便。此外,一般葉子比草好消化、營養也比草高,但缺點是常常帶點毒性,因此對於吃葉子的browsers來說,唾液常需要有解毒的成分才行。而因為葉子比較好消化,browsers的第一個胃一般沒有grazers的第一個胃大。

以我自己的經驗,mule deer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做graze的動作,包括在Arches、Capitol Reef、Yosemite、ZionBryce CanyonYellowstoneGrand TetonCrater LakeLassen Volcanic與Great Sand Dunes等等這幾個國家公園看到的,我印象中他們很少抬頭吃過葉子,大都是頭低低地在吃草,雖然他們的生體構造比較利於browsers。關於這個差異,生物學家的解釋是來自於他們的適應力。如果所在的環境就只能吃草,要嘛就是你乖乖改成吃草,要嘛就是你離開這邊去有樹葉的地方去(可能會被熊還是mountain lion吃掉就是)。至於white-tailed deer,我看過的次數有限,主要是在Yellowstone與Glacier,行為就真的是browsers了,比如Figure 5所示。

IMG_3365 Pronghorn Feeding at Sunset, 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
Figure 7: 雖然說pronghorn被歸類為browsers,但這幾隻在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看到的pronghorn明顯屬於grazers。話雖如此,我確實也看過pronghorn在吃樹葉就是。

IMG_2870 Mountain Goat Eating Glacier Lily, Glacier National Park
Figure 8: 一般來說,goats被歸類為browsers,但這隻在Glacier National Park的Logan Pass看到的mountain goat正在吃地上的glacier lily,因此行為算是grazers。

IMG_7230 Am I Cute? Glacier National Park
Figure 9: 這也是在Glacier National Park的Logan Pass照到的,是一隻mountain goat kid,剛吃完樹葉看著我。這種吃樹葉的行為,符合生物學家將他們歸類為browsers的特性。

一般來說sheep被歸類為grazers,而goats是browsers(sheep跟goats有啥不同?都是羊)。不過包括bighorn sheep與mountain goats,一般被認為是mixed feeders。以我自己的經驗,確實都看過這兩種動物吃草與吃葉子,不過看到bighorn sheep與mountain goats當grazers的機會都遠大於browsers就是。

至於pronghorn,我也確實是看到他們吃草也吃葉子,不過經驗上他們吃草的機會比吃葉子多。

Back to US National Park (supplement)

No comments: